那老者說,這個引氣的法門所引之氣,和那俗世修真者調運的靈氣又有所不同。俗世修真者大多從屬三清門下,為那天寶君、靈寶君和神寶君門人,所引之氣也逃不過那清微天玉清始氣、禹余天上清元氣和大赤天太清玄氣。而他所引之氣,卻是這三清真氣之上的混元真一之氣,也叫……道氣。

至於這混元真一之氣與其他真氣有什麼不同,那老者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抬頭看向天外虛無空處,卻並未答他。

他躺在地上,心裡默默回思那引氣法門。方一動念,那識海中忽就閃爍起無數金光,一個個金色文字雜亂,無數線條交錯密佈。

有門兒!只是這識海中雜亂交錯極不分明的文字和圖案攪渾在一起,看不真切,若是能條理分明些……

一念即動,那識海里的無數金色文字圖形瞬間動了起來,如軍伍士卒排兵佈陣,瞬息間在識海中匯聚成一卷懸空天書,卷首金色銘文赫然是那“混元引氣圭旨”六個大字。

隨他念動,那無形無質的經卷一寸寸攤開。經卷裡,除詳述感氣、引氣、聚氣等諸多真靈之氣的呼叫法門,還詳細描繪有身體經絡、竅穴佈列圖解,隨他念動,一條條經脈如大河在目疾馳縱過,一處處穴竅如顆顆星辰羅列,倏忽再一念動,那一條條大河裹攜著無數星辰遠離而去,再看去儼然已是一副金光流轉不歇的人形輪廓,細細看去竟和自己一般無二。

那人形端坐下來,在識海里,好像和自己……笑了一下。

華陽退出心神,按照這《圭旨》所述,再次悄悄調運身上真靈之氣。

“轟隆隆——轟隆隆——”

耳中突然聽到雷鳴般動靜,打雷了?在這寒冬飄雪天裡,還會打雷?

他悄悄眯開眼,見破廟門外並無雷鳴動靜,廟裡眾人也沒有被雷鳴響聲驚動的跡象。只他一人能聽見,別人都不為所覺,難道是自己聽錯了?

他閉上眼,再次調運體內的真靈氣。

“轟隆隆——轟隆隆——”

雷聲依舊,但逐漸輕了一些。他明白了,如不出意料,這大概是真靈之氣初次在體內遊走諸多經脈竅穴的初響之聲。就好比干枯河床突然注入滔滔洪水,水浪拍擊河床兩岸,也會有類似的響動。想到此處,他心裡反而踏實了,也就不再管那聲響,任憑真靈之氣沖刷經脈河床。

體內真靈之氣自下丹田始,逆督脈攀引而上,又順任脈而下,經尾閭,行夾脊,過玉枕,最後又收於下丹田,如此往復。華陽心裡清楚,如此行運,已是通了小周天。果然,在運轉了幾次之後,那轟隆如雷鳴的聲音也越來越弱,逐漸消隱不見。

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氣裡,破廟裡眾人都冷得需抱團取暖時,他卻體態輕盈身上溫暖,不覺絲毫寒冷,只覺愜意舒適。

這種感覺變化大概就是運轉真靈之氣在體的奇妙所致,他心裡倒是在猜,也不知這真靈氣運到大周天後,又會有什麼奇妙的變化。

想到這便開始做,他重新鼓動真氣,再次行滿一個小周天後,便引氣向著下肢散去,一路奔流過去,識海里再次傳來“轟隆隆”的雷鳴響動。有了方才經驗,他便不再去管。

真靈之氣一路向下,向著湧泉穴尋去,然而河床寬廣,那奔騰大河卻逐漸變成涓涓細流,越行越細,還未尋到湧泉,便已後力不濟。

行大周天,失敗。

華陽倒是未曾想到,竟還會有此種變化。意念一起,識海中金書翻動,無數金光閃爍。是了,這混元真一之氣的調轉,如無持續的接引入體,體內調配運轉便難以為繼。

想通了以後,華陽又默默運起感氣法門。

過不多久,一絲絲玄之又玄的混元真一之氣自無盡虛空牽引而來。

雲巖禪寺。

一個玄青色袍服的簪發男子突就停下手上的筷子,他抬頭看向虛空之中,良久之後,臉上忽就浮起了笑容。

“師尊,咋不吃了?”道一和尚順著簪發男子的視線同樣往天上看去,卻什麼都沒覺察到。

無名深海。

年輕的耶穌會神父站在聖路易斯號巨大帆船的船頭,此夜的風浪頗大。帆經風鼓滿,朝著天主光輝照耀不到的異域他鄉駛去。

他舉起遠望鏡向著無盡星空,在那群星閃爍之間,一條青紫交混的長虹從遙遙東方天際,飄搖著垂落人間。

“噢,上帝!這難道就是您的神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