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遺客 35 瘋癲來客(第2/3頁)
章節報錯
華陽心裡緊張,聽見已經有人身死,火勢又停了下來,不敢作聲。只是他的身體,卻在朝著門邊以肉眼都不可見的速度蛄蛹。
“這位道長倒是有些能耐,不知是何方神聖?也是因此,你們這群逆匪才能苟活至今的吧?”捕快目光越過眾人看向那老道士。
而老道士卻笑道:“鳴小子,你小的時候隨你師父來葛山,喝過我的雲山茶還記得嗎?”
捕快聽此陷入思索,心裡依稀記得小時隨師父的確登上葛山,去會見師父敬仰的一位前輩。想到此處,他立即站起躬身抱拳道:“您可是張紫雲老前輩?”
那老道點頭,也起身道:“你師父可還康健?”
周眾見二人似是舊識,心中都有些期冀。
“家師早年身有暗疾,這些年行氣調和,倒是少了許多病根,如今武道不退反進已邁入還真之境。”捕快對那老道很是恭敬,只因他師父早年所獲調息之法,正是眼前這老道的幫助。
眾人聽那捕快說到“還真之境”四字,無不心驚。只說這“還真”二字,就他們這些稍微摸到武學門檻的粗漢子來說,簡直是一輩子難以企及的境界。
有正經武學師承的大多知道,武童自小練武起,武學境界一路攀升分別會經過幾個階段。
這第一境,為技止境。此階段師父只教徒弟精練技擊之術,求個招式精準純熟,與人對陣能靈活運轉所學殺人制敵之技,待第一境圓滿,稱為技止境。
這第二境,內息境。正統的武學門派,在傳授技擊之法的同時,大多會同時授予內息運轉的法門,一旦內息生成,一招一式明勁暗勁運轉變化,讓敵手防不勝防。且內息一成,氣勁綿長,是晉升高手之列的關鍵。只因技擊之術易學,而內息勁氣難成,故而為第二境。那些野路子出身的學武之人,雖無內息運轉功法,但經久純熟身體氣息與經絡運轉後,久而久之也能隱約摸到內息境的門檻。
第三境,無拘境。一入此境,便再不拘泥於一招一式的運轉變化,擅用天時、地利、人和攜勢鎮壓,欲勝則如威武金剛攜三才呼嘯而來,欲遁則如幻化游龍去留無影無蹤,真正做到隨心所欲。入得此境,已經是受人敬仰的武學大師了。
而那第四境,就是傳說裡的還真境。江湖武學能人輩出,然而能入此境的聊聊無幾,時間久了便都成了傳說了。傳聞此境由昔年達摩祖師來傳佛法時,以佛家三昧心法糅合中原套路武學渾圓而成,到此境界一草一木皆是利器神兵,已放下金鐵鋒利偏執,意之所向即是力之所至,心、身、器渾然圓融,一舉一動逍遙還真。如今江湖上能入此境的,無不是可開宗立派的武學大宗師。
傳說裡再往上,還有那以武成聖的第五境,肉身永固不壞,以武破虛合道,能得長生。但這也只是傳說而已,誰都沒有見過。
“想不到令師能有這番成就,當真是可喜可賀!”老道士似在回憶著什麼。
那捕快忽又面色冷硬起來,朝著老道說道:“張前輩,不知為何您會和這群謀逆之輩攪渾在一起,不怕寐了修行嗎?”
“想必您已知我的身份,我薛鳴受皇帝親自冊封,為四大捕賊御史之一,在這淮揚地界專職繳捕反賊逆匪,前輩,莫要讓晚輩為難的好!”
華陽趁人不注意,又往外拱了拱。
老道嘆了口氣,說道:“鳴小子,我知道你的難,既受官身從以屬職,這是你的本分。”
“而你,這一路追殺過來,可曾見到過他們的難?這如今揭竿而起的數路英豪,有幾個不是被逼到絕路上才走上這條不歸路。”
“如今龍座上的,已非人君德行。據說,如今朝上是那虎宦在真正把著朝事,卻不行人舉。”
“老道我活到這個年紀,該活的也活夠了,該看的也都看明白了,如今就剩下這該做的,還沒做了。”
此時那坐在地上的齊將軍,看著倒在地上已然身死的老夥計,嘆氣道:“人孰無死,若是能為天下蒼生而死,死得其所。”
華陽此刻躺倒在地,距離門扉已經不遠,他甚至都聽到門外驢子嚼草的聲響。
“兄弟們!”齊嚴名一聲厲喝。
“在!”
“可敢同我赴死?”
“敢!”
眾漢子情緒立即被調動起來,紛紛提起砍刀躍躍欲動,就待一聲令下。
薛鳴見這場間眾人突就慷慨激昂起來,人心一致,倒是有幾分奪魄氣勢。他倒是不怕,只是那老道算得上是師父的救命恩人,倘若自己行得不對恐遭師父傷心,倒是讓他有些為難,一時也有些猶豫起來。
那老道也看出他的些許猶豫,見還未到一決生死境地,便急忙出聲。
“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