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哪?”

“去哪?呵,天下之大,總有叛徒看不見的地方。”

......

近些日子,在羅馬無論貴族階層還是平民圈子,都耳熟能詳著幾個熱門話題。

新成立的耶穌會得到了教皇保羅三世的大力支援,但據說那耶穌會的教義簡單粗暴,要求信徒絕財、絕色、絕意,前兩者倒還好說,只是這絕意讓很多門外漢摸不著頭腦。

保羅三世教皇力排眾議,獨斷之下任命自己年僅十幾歲的孫子當上了堂堂樞機主教。那些信徒每每跪拜時,看到頭頂的上方竟是個未成年的娃娃,紛紛腹誹不已。

前些日子,教皇派遣特使前往波蘭王國,處死了一個受到邪惡蠱惑並褻瀆神的教士,聽說那個教士還發表過有關天體執行的文章。

而在這些話題裡最受熱議的,還是一個名為利竇瑪的耶穌會教士,他將在教廷支援下前往傳說中位於世界東方的印度和中國傳教,如今正在廣招水手和船員,那些有志之士都可以前去報名。這個訊息讓那些想要冒險的男人極為興奮,酒館裡誰若是不提一句敢跟著利瑪竇的船出行,誰就不算一個勇敢的男人。

......

海上貿易是這周邊多國重要的經濟交流方式,大量普通人往往都熟習水性,靠給船東做工為生。每日迎風接浪,雷暴、海盜,出海便意味著收穫,或者死亡。對那些看淡了生死靠海為生的漢子們來說,每次返港後能喝上一杯燻然醉人的酒,就都值了。

“姓名?”

“艾羅耶·維奇。”

“年齡?”

“三十五。”

“職業?”

“我曾經是一名水手。”

“你是自願加入我們的嗎?”

“是的。”

有人打聽到招募船員的訊息,來到這酒館的一角,經問詢竟是真的。一時間人頭攢簇,擠滿好奇之人。那些為了證明自己是真男人的,也相約著過來排在隊伍後面。

旁邊軟椅上的年輕人把手上的讀刊放下,讀刊上的內容如今已被禁止印刷,只因上面刊印了一份有關天體執行猜想的文章。他倒覺這說法新穎獨特,很有繼續鑽研的空間,只是可惜了那個被處死的文章作者了。

在這酒館裡,為了避免招來過多的注意,這年輕人僅穿著一身常服,正是人們口傳之中的利瑪竇,略顯消瘦的面上卻有著一雙堅毅清亮的眼神。

“這一去海路萬里,可能會死,你還願意去嗎?”

“縱使一路順利,絕非三五數月就能回返,可能是幾年可能是十幾年,也可能是幾十年甚至這一生都回不來了,你還願意去嗎?”

僅此兩問,便讓一眾好漢們心中發冷,有命掙錢沒命花錢,這還去個什麼勁兒。那些個硬著頭皮來逞男人的,此時都閉口不言。

年輕人見眾人熱情大減,彷彿習慣了一般,便回到自己的軟上準備繼續閱讀。正當他抬起讀刊時,兩道人聲同時傳來。

“我去。”

“我去。”

他把讀刊緩緩降下,一男一女。

那男人身材壯碩緊實,兇惡狠毒之相,只是衣衫襤褸,顯得很破落。

那女人滿臉滄桑,風塵疲累之下卻是遮不住的秀美面目,只是腹部的脂肪顯得有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