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備戰南匈奴(第1/3頁)
章節報錯
聽到秦耀的建議,郭嘉皺眉道:“子龍雖統率背嵬精銳,但其兵力有限,此外,雁門一帶的地形,南匈奴比我軍更熟悉,主動出擊,可能……”
荀攸贊同道:“奉孝所言甚是,幾番接觸,南匈奴都是一戰既退,不給子龍任何的可乘之機,若追敵深入,甚至會遭遇反伏擊,一旦背嵬精銳受挫,那屯兵於平城白登一帶的慄籍骨都候以及他身後的代郡烏丸,定會趁虛而入,侵佔雁門關!”
秦耀的建議,居然迎來了劉備帳下兩大謀臣的同時反對。
但對此,秦耀非但不惱,反而是微微一笑,理不辨不明,只有共同探討,才能共同進步。
一人智短,幾人計長,不外如是。
“漢明,我覺得奉孝和公達之言,不無道理!”
在大是大非上,劉備也不能無條件地信任秦耀,開口說道。
秦耀點了點頭:“奉孝、公達之言,自然是對的,但若固步自封,一味正面對抗,對面糾結了十五萬的兵力,縱使我們能啃下來,自身也會大傷元氣!”
“所以,我覺得,不得不兵行險著!”
見郭嘉、荀攸還想說什麼,秦耀立馬開口道:“先不談用兵,我剛剛回到晉陽,公達可否跟我講一下,如今我軍的軍力配比,還有糧草用度,可支援多少大軍出征!”
荀攸不明就裡,只得開口解釋道:“經過前些時候一役,我軍兵力上並未有過多的損耗,加之從白波谷遷徙的人口中徵兵,以及太原本土百姓的自願從軍,我軍兵力,已恢復巔峰。”
“如今,先有翼德所統率的一萬遊奕軍,皆是配備輕甲,一人雙馬的槍騎兵部隊!”
張飛所部,為衝陣槍騎兵!
“再有,漢升將軍統率的五千踏白軍,以挑選我軍善騎射之輩,輕裝簡行,每人搭配長弓與最輕便的秦弩,無論逃跑還是追擊,都極為迅捷!”
黃忠所部,更重戰前情報探查與快速支援戰場,於兩軍交戰之時,更適合遠距離打擊,長弓遠端拋射,秦弩近距離齊射,可使敵軍疲於應對。
“再有依舊是一千建制的背嵬軍,每個人都是精挑細選,人手漢明連弩,挑選最精良的馬匹,無論人還是馬,都配備了全套甲冑,以子龍為主將,興平為副將,屯於雁門關,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背嵬軍,自從被秦耀帶著南下,打出一系列驚人戰績後,就再無人敢小覷,趙雲率領這麼一支精銳屯於北地,可應對任何的突發情況,正面對戰,背嵬軍也絲毫不懼馬上民族的匈奴人。
這一千背嵬軍,如今更像是重灌騎兵,不過因為不管是士兵,還是精挑細選的良馬,哪怕是在搭配重甲之後,依舊能夠保持高機動性,可謂全方面無敵的存在。
“除此之外,雲長麾下,玄甲刀兵已增至一萬,其餘各類雜兵,包括黃敘屯於羊腸倉的數千弓弩盾步兵,共計三萬餘!”
“這些,都是我軍正編部隊,還有不包括上黨境內,李樂韓暹等組建的城防軍上萬,子龍在北地徵召的守城士兵數千。”
“滿打滿算,我軍已經六萬多的兵力配置,因為糧草的問題,我軍已經擴軍到了極限,目前的糧草,也僅供這些軍隊日常訓練,倘若想對外用兵,還得等一個多月後,新種下的糧草收成才行!”
秦耀陷入思索,六萬兵力,已經是如今整個太原能夠養活的極限了。
“我軍糧草,這麼吃緊的嗎?”
秦耀抬頭看向荀攸,荀攸眼神有些飄忽不定,不敢跟秦耀直視。
彷彿在掩蓋內心,荀攸立刻轉移話題道:“暫時,以我太原一郡之力,只能養活這六萬多兵馬,不過,在其他方面,還是有長足的進步的!”
“哦?是嗎?”秦耀故作好奇道。
荀攸見秦耀沒有進一步追問,臉色一喜:“以水泥工坊不斷增產的水泥,除了滿足晉陽重建所需後,其餘部分,都用於鋪設道路了,如今,晉陽通往雁門關的水泥路已經鋪設完成,以騎兵的腳程,三日可到!”
“此外,太原郡內各縣之間,也已經通了水泥路,方便了南來北往的客商流動,也方便我軍兵力派遣,哪怕是原本的險道羊腸倉一帶,也正在千方百計地擴大道路。”
“除了道路鋪設之外,一應軍需也已經齊備,包括守城用的神臂弩,猛火油櫃,也已產出不少,投入到了實戰之中……”
洋洋灑灑,荀攸說了很多,整體而言就是,如今劉備麾下,除了在兵力上因為糧草不濟,只能維持在六萬左右,剩下的各種配置,已經完善了。
“公達,你是不是忘了什麼啊?”
見荀攸說的興起,秦耀淡淡道。
“啊?有嗎?”荀攸一愣。
秦耀指了指呂布道:“老呂他們這次,可是帶著上萬的幷州子弟兵迴歸,我軍糧草不足,難不成讓他們自生自滅了?”
呂布臉色一怔,正欲說話,被秦耀眼神阻止。
荀攸撓撓頭道:“軍糧吃緊,不過溫侯新投,我軍糧草擠一擠,總歸是有的嘛!”
呂布神色一鬆,能養活自己的軍隊就好,不然萬一自己把他們帶來了,沒吃的可不行。
可秦耀卻是不依不饒,一臉冷笑道:“荀公達,跟我玩這套,就沒意思了!”
荀攸假裝不懂:“漢明,你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