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各方定計(第1/5頁)
章節報錯
就在秦耀等人如火如荼地兵分三路準備剿滅上黨匪患時。
坐鎮晉陽的劉備等人,終於也是收到了來自各方的回信。
首先是屯兵於茲氏,預防以白波軍楊奉部趁亂東進的關羽部。
“主公,關將軍來報,楊奉部的確有整軍東進的打算,但據關將軍探馬得報,楊奉軍雖整軍備戰,但其部數萬兵馬,皆滯留於平周縣,與茲氏相望,卻無任何動兵跡象!”
荀攸唸完軍報,抬頭看向劉備。
劉備不解,詢問道:“楊奉部這是什麼意思?”
徐庶看著地圖,回答道:“若無意外,楊奉部這是打算看我方是否會被戰事拖累,等待我方守備空虛之際,再行決斷,畢竟,白波軍雖勇,但其畢竟為平民武裝,並不善於攻城,以關將軍所屯之兵固守,楊奉部即使有心也無力也!”
“元直所言極是,但也不排除另一個原因,楊奉部或無意與我等為敵!”郭嘉開口道。
“哦?這是為何?”哪怕是荀攸二人也是望了過來。
郭嘉搖了搖頭:“不為何,只為我們與楊奉之間,並無不死不休的仇恨!”
“我猜測,楊奉部按兵不動的原因,一,自然是因為剛剛接受朝廷封賞,必須要為此做出一些行動。”
“二來,漢明遷白波谷之百姓,在不明狀況之下,郭太楊奉才因此對我等產生一些誤解,解除這一誤解的辦法也很簡單,主公只需讓李樂韓暹修書一封,闡明詳情,並以主公身份親自結交於他!”
“如此一來,除非我晉陽內憂外患,楊奉見有利可圖,方才會發兵搶奪地盤!”
郭嘉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堆,聽得幾人頻頻點頭。
“主公,奉孝之言,的確在理,如今我們三面環敵,可讓關將軍西結白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之關將軍守護之茲氏固若金湯,如此,西境之危可解!”
徐庶抱拳道。
荀攸也補充道:“待我方外患解除,若兩方之間未起爭執,也可藉機拉進關係,招攬其部為我所用!”
劉備一邊聽,一邊笑。
“幾位先生三言兩語,則西境大穩,我劉備勿慮也!”
眾人大笑,三位謀臣連道不敢。
“至於黃敘所守之羊腸倉,黃敘傳訊,近來多有人探查,但他依計行事,紮下營寨,以拒來敵,短時間內,無須多慮,即使有敵犯境,只需嚴防死守即可!”荀攸繼續道。
徐庶看著地圖,皺了皺眉:“如今,於夫羅被趕至雁門,美稷南匈奴單于庭,已被新任的南匈奴單于率兵入駐,白波軍與之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假以時日,南匈奴必成大患也!”
美稷單于庭,本來是於夫羅部駐紮的地方,這裡屬於大漢分封的相當於長安一樣的南匈奴都城,一應建設,在幾任護匈奴中郎將的幫助下,並不遜色於尋常治所城池。
於夫羅原本北上佔據五原郡武都縣等地,奈何被漢庭拋棄,攻下的地盤盡數失去,如今連美稷大本營也被佔領了。
有了這塊地盤做跳板,南匈奴部想對太原用兵,顯得更加方便了!
郭嘉思索片刻,忽的眼睛一亮:“主公,我有一計,計曰驅虎吞狼也!”
“嗯?”劉備轉頭一看:“計將安出?”
郭嘉一笑:“左南簽署的《晉陽二十八條》雖為白字黑字紅手印,但我等料定,南匈奴部必然會拒絕這一條約!”
“如今還未徹底撕破臉,只因先前左南部遭遇覆滅,讓南匈奴摸不透我方的虛實!不敢擅用刀兵!”
“如今,我等戰事頻起,以南匈奴部的狼子野心,趁我等無暇顧及之時,撕毀條約最為合適,或還能假借名義南下伐我!”
“既如此,倒不如先發制人,可派人手書一封,呈交現任南匈奴單于,約定以取消《晉陽二十八條》為代價,讓其此番助我等消滅於夫羅部,此舉,利敵利我,或將可行也!”
郭嘉言畢,眾人陷入沉思。
荀攸忽而失笑道:“不愧為郭奉孝,看似驅虎吞狼之計,實則乃是空手套白狼也!”
劉備不解,問到:“南匈奴部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