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劉備捏著紙條,一臉黯淡。

“竟是連漢明都不支援我受此王爵嗎?”

劉備嘆了一口氣,將紙條傳了下去。

目視送信回來的軍士道:“漢明為何不回城親述?”

“這……”軍士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主公,怪不得這位軍士,漢明此舉,大有深意?”荀攸站出來說道。

劉備看了一眼荀攸,再看了坐在位置上,臉色依舊蒼白的郭嘉,內心愧疚之情加深。

“我已決定,不再考慮接受王爵一事!”

“大哥!”關羽張飛一臉急切地站了起來,可被劉備一手壓下。

目視全場,劉備上位者的氣勢拿了出來:“我等齊聚晉陽,做的是保家衛國,討伐不臣的大事,若欲加封為王,自當來日有功德加身,如漢明當初於奉孝草廬所言一樣,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主公!”荀攸郭嘉聞言,聲淚俱下。

劉備朝著二人點了點頭:“先前,是我劉備昏了腦袋,竟被一區區虛名矇蔽了雙眼,諸位先生本就為我將來大計做好打算,我何必受一虛名,而使我等陷於困境?”

說著,劉備看向另一邊依舊有所不滿的武將。

“爾等需知,武將善伐,文臣善謀,這才是真正幹大事的材料,雲長、翼德,可還記得當初漢明在酸棗送別文臺之時,告誡其長子孫策的話?”

狂傲如關羽,腦中一震,不復高傲。

“不可沽名學霸王!”

“正是如此!霸王雖勇,亦被先祖皇帝氣吞山河,劉備不才,不及先祖,但亦要向之學習,不可學錦衣夜行的楚霸王,更不能像陳勝吳廣之流,圖一時之虛名,而葬送大好形勢,你們,記下了嗎?”

關羽張飛對視一眼,臉色認真道:“我等謹記!”

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站了起來道:“今後,不可再妄言封王一事,違令者,從嚴處置!”

“諾!”武將紛紛起身回答。

“主公聖明!”荀攸在內,哪怕是臉色蒼白的郭嘉都笑著站了起來回答道。

劉備老臉一紅:“若非幾位先生相勸,我劉備恐誤大事,劉備何德何能,能得幾位襄助,對於先前之舉,劉備這邊,對幾位先生賠禮道歉了!”

“不可,不可!”三位謀臣一慌,連忙側開身子,哪敢受劉備這一拜。

然劉備執拗,最終三人只得接受他的賠禮道歉,內心的那一絲不滿,也隨之煙消雲散。

郭嘉笑道:“公達,你先前說,漢明此次不選擇回來,大有深意,可述於主公一聽啊!”

主臣再度落座,劉備好奇道:“還望先生解惑!”

荀攸點了點頭:“漢明沒有選擇回來,除了自身有要事之外,應當還有兩點用意!”

“第一點,他清楚自己在主公心中的地位,一旦回來,以他之智,不難看出封主公為王之用心險惡,倘若他與我們眾口一詞,則主公威嚴何在,但若他念及主公知遇之恩,贊同主公稱王……”

荀攸沒有說下去,劉備已經明白了。

秦耀回來,要面對兩方的拉扯,無論站哪一邊,都會傷了另一邊的心!

劉備內心一緊,幸好秦耀沒有回來。

不然的話,以秦耀事事為自己考慮的做法,一旦贊同自己稱王,那不是將幾位謀臣賢才驅趕到了對面?

劉備越想越可怕,後怕道:“若漢明回來,贊同我之想法,傷幾位先生何其重乎,幾位先生之誠,漢明此舉之智,實在讓愚鈍的劉備汗顏啊!”

“主公不必如此,倘若漢明回來,以他的才能,我敢與主公打賭,他肯定會悖逆主公的意願,和我們站在一塊的!”郭嘉笑道,恢復了往日的不羈。

對於郭嘉這種大逆不道的言論,劉備展顏一笑:“奉孝此言,確有道理,無論是這九字真言,還是以漢明對自己一手打造的晉陽的熱忱,他都不會因為我一時之急而選擇將就的!”

“主公不必如此,且聽我道來漢明的第二點用意,你便知道漢明的良苦用心!”

劉備眼睛一亮。

“這第二點,便是出自漢明送來的這九個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