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意難平的結局 其實也許是他們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

因為那天中午李熙熙晚了一些去食堂打飯,卻無意看到他從教學樓下來,身旁站著一個身高和她差不多的女生。

他眼裡的欣喜都是來源於那個女生。

“你待會想吃什麼?我請你呀。”

“不用。”

“別生氣嘛,我給你講個冷笑話?”

他的身邊有了一個人陪伴,原來以前不愛主動找話題的他,覺得她作死愛發脾氣的他,有一天也會小心翼翼的耐著性子去哄另一個女孩子。

愛真的是有跡可尋的,不愛也是。

時值寒冬臘月,天寒地凍,萬木凋零,迎面而來的北風猶如刀子一般冷冽,割得面板生疼,她的心也生痛。

腳步無知覺的跟著陳憶春走著,路過那顆初見的香樟樹,李熙熙停下了腳步,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

香樟樹早已褪盡了斑斕的色彩,結霜的樹葉凋零殆盡,只剩光禿禿的老幹虯枝聳入雲端。

“阿憶啊,這一次我真的要放棄了,再愛就不禮貌了。”

“我理解你的感受,暑假的時候我就知道蘇昱笙有女朋友,但一直忍住沒和你說…”

或許偶爾會幾隻烏鴉凌空掠過,發出陣陣嘶啞的鳴叫,落在了不遠處的枝丫上面。

冷空氣驀然席捲而來,一股冷冽的寒意傳遍全身,兩個人周身戰慄。

李熙熙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個文案:在決定放棄一個人之前,一定在冷風中站了很久吧。

那天的確很冷,但是她想,她喜歡他是在那一個夏天,夏天過去了,愛意自然而然也會消散。

好像是她總是容易用一種“自虐”的方式製造出一種痴情的假象,使得自己站在感情的最高點,獲得一種畸形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其實無論是雪夜發訊息囑咐對方保暖,或是冒著大雨給他送雨傘什麼的,自己回想起來往往覺得如關羽幹裡走單騎一樣壯杯激烈。

或許對於他來說,也許一杯奶茶就是一杯奶茶,無法承載起她想要在上面寄託的山崩地裂的情悴。

之前總是想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滿腔愛意表達出來,而結果往往是陷入表演之中而不自知,所以兩個人彼此的印象才會出現偏差。

那些她覺得刻骨銘心的事情,他往往沒有同樣的感覺。

成長的標誌是憧得剋制自己,剋制自己的情情緒,剋制自己的表演慾,甚至剋制自己的喜歡。

故事裡的遺憾與圓滿都是水到渠成的。

李熙熙和陳憶春並沒有像小說裡的女主角色們一樣,發奮圖強考一個好的大學。

她們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墮落,成為大家口中的戀愛腦,甚至清醒的看著自己沉淪。

後面醒悟的時間太短,要消化的知識太多,所以高三下學期一邊崩潰一邊學習。

那段時間咖啡風油精以及各種能提神的物品擺放在桌面上,她們是真的煎熬。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距離高考還有十天…”

李熙熙聽著這些倒計時心底有些麻木,或許是緊張過頭,也許是已經看到了她的結局。

最後的結果很現實,李熙熙和陳憶春拿著那三百出頭的高考成績,填報了一個三流的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