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置業
章節報錯
一直等到凌晨三點多,還是沒有等到夏初晴的問候或者對於俞仲秋發出祝福的回應,俞仲秋終是睡著了。今年過年俞仲秋對於任何打牌娛樂都沒有上桌,雖然親戚們都知道他獲得三百萬的賠償,但是他一直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雖然換上不知是夏初晴親自設計還是選購的衣服後,人模狗樣的,特像成功人士,但整個俞家親戚已經都知道了,夏初晴在和俞仲秋領證的當天被夏家的人接走了,沒有人敢跟俞仲秋提借錢的事,但不約而同的都來給他家拜年,畢竟和一口袋的錢的人打好關係總是沒錯。
一個表哥問俞仲秋:“老弟,聽說城市花園那邊有一些門面要賣,你有沒有興趣,我有個朋友在裡面有房產,有購買的資格,那邊位置好,買了總不會虧。”“城市花園?”俞仲秋反問了一句,“還要購房資格?”
這個表哥說:“對呀,只有在城市花園裡面有住房的人才有資格購買他們這次在大門口那邊開發的門面的,據說是用來解決裡面購物不方便的問題而開發的,十分緊俏,你手上有錢,我那個朋友有資格,你就買下他手中的購買資格就行了,好像大概是80萬左右一個,你手上的錢可以買三套,轉手就能賣一百萬一套,或者留著出租也行。”
俞仲秋有點驚異,這事真的這麼巧,夏初晴給自己留的東西,樣樣都充滿經濟效益,一塊地皮搞到幾百萬,一套住房剛剛才得知,又有了購買門面資格,而且轉手能賺幾十萬的那種,這是財神附身體的老婆嗎?一想到聯絡不上失蹤的夏初晴,俞仲秋又覺得心臟開始絞痛。
見俞仲秋臉色不對,直按著胸口,表哥忙幫忙揉他的心口,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自從夏初晴失蹤後,俞仲秋就落下這個病根,提到夏初晴一激動就會心絞痛,醫院說這是心理問題,說是有心結,估計只能找到夏初晴才能開啟這個心結,自然就會不藥而癒了。
緩過氣來,俞仲秋就堅定的說:“買!”然後又說:“老表,謝謝你給我這個訊息,不過不勞你朋友的指標,我有辦法搞到免費指標。”開玩笑,俞仲秋自己有房子在裡面,幹嘛要買別人的指標,但他又留了個心眼,也是夏初晴理解錯的,他喜歡顯擺,是顯擺才藝顯擺老婆孩子這些別人看到的的,至於產業財務只要別人不知道了,他絕不會亂說,所以在城市花園有房子的事他就悶在心裡。表哥羨慕的說:“你能弄到指標那就太好了,畢竟這指標要十萬塊錢呢。”
這天是初八,吃完午餐,俞仲秋就拉著表哥一起出發了,畢竟表哥有車俞仲秋雖然搞到三百萬,但是躺摺子裡還沒有動,駕照倒是已經有了,關鍵他不知道夏初晴喜歡什麼車,想等找到她團聚之後再買。
到了城市花園售樓部,看到有兩個人在值班,俞仲秋賤兮兮的湊上去,差點嚇到人家小姑娘,不過這是經過培訓的了,俞仲秋又穿的夏初晴給他買的衣服,端是人模狗樣的,所以沒有網路上的那種嘲笑或者排斥。
“您好,請問是來看房的嗎?”俞仲秋搖頭說:“不是,我是來看門面的。”“門面啊”業務員遲疑了,“門面有要求是買了房的客戶才能購買的哦。”俞仲秋故作沉吟的說:“那買了房可以買幾個門面呢?”業務員見他湊近過來,嚇的忙往後退開才說:“先到先得,隨便買幾套的。”表哥這時也湊近過來,就更嚇跑小姑娘業務員了,另外一個年紀長點的像是經理的人擋在二人面前,道:“老闆,是先看房還是先看門面?”
俞仲秋其實也沒有調戲她們的意思,主要是那姑娘害怕的樣子讓他覺得想逗弄一下,此時別人已經躲到一邊去了,也就不好再去惹了,就找了張桌子坐在旁邊的凳子上,兩人坐好後,經理拿出房型過來,俞仲秋看了一眼道:“我想直接看門面好了。”於是經理就把門面的資料拿過來,給俞仲秋和表哥一人一份,同時問道:“兩位老闆貴姓?”
俞仲秋邊看邊說:“我姓俞。”表哥則看著經理說:“我姓陳,耳東陳。”那個業務員給兩人倒了水過來,還拿了些點心過來擺好,畢竟還是過年,地產商大氣的話肯定會備一些零食的。兩人看來一會兒,心下便都有了計較。
表哥的朋友訊息算是比較靈通的,以城市花園的位置在南鄭市算是一環與二環之間的位置,還像一環位置更靠近些,這只是打比方的位置,而城市花園是高檔小區,之前就已經把小區對面規劃為生活購物區,而這排門面後面計劃是公園和小學,所以這裡大有前途。門面有十層,下面的臨街商鋪三到五萬之間一平米,大概三十到五十平米之間,二樓也差不多大小,但價格便宜點,三樓就是五十到兩百平米之間了,價格在兩到三萬一平米,十樓最便宜,三千多一平米,三百到八百平米一間。整棟樓有點商場的味道,估計可能也是按商場的建設來的。
表哥叫陳軍,開個十多年的車,手上也就七八十萬的樣子,兩人對視後,俞仲秋站起來到經理哪裡說:“如果我說我有購買門面的資格,要怎麼確定?”經理道:“房產證,身份證都行,你有房子在裡面?”俞仲秋點頭道:“對呀,你不信?”經理搖頭說:“城市花園一開盤我就到這裡當經理,這裡面所有購房的老闆都要和我面對面簽字,就沒有見過你。”俞仲秋撇撇嘴說:“也許你有漏眼的時候嘛。”經理自信的說:“我記性很好,難以出錯。”
俞仲秋將身份證遞過去,這個經理只一眼就看出來了,驚異地說:“原來你是夏小姐的老公。”這句話讓俞仲秋眼睛一亮,馬上就問:“你認識我老婆?”經理點頭說:“當然認得,當時夏小姐買房子的時候,拿的就是您的這個身份證要我們登記到您的名下的,要知道很多夫妻來買房的女的都要求加自己的名字,何況那些女士買房子,只有夏小姐說要寫老公的名字。”
俞仲秋又忙問:“是什麼時候買的?”經理道:“就是去年三月初的時候買的。”俞仲秋回憶著去年三月初,不就是和夏初的一起唱歌彈琴那次之後,心想著:晴晴原來那時候就已經把我當老公了,我真是失敗,竟然到現在才知道,可是她到底還是離開我了。想到這裡不禁又有些眼睛溼潤,甚至又開始心絞痛了,強制深呼吸了一會兒,俞仲秋才恢復過來,表哥在研究門面沒有往這邊看,要不過來揉揉胸口,可能會蠻有看頭。
緩過勁來後,俞仲秋問道:“那麼,我現在可以購買門面麼?”經理點頭高興的說:“可以的可以的。”於是馬上拿出合同,問俞仲秋:“俞老闆看上哪套門面了?”
正對著小區大門的幾個門面已經全部被認購了,俞仲秋覺得電梯附近那兩個門面還不錯,三十平米,主要是價格比其他地方便宜,兩個合起來才一百二十萬。
表哥選的是挨著大門對面的門面選了一個,因位置差一點,三萬平米一個,三十多平米,九十多萬,表哥卡里還不夠,向俞仲秋借了十多萬,而合同當然暫時以俞仲秋的名義買好辦證,完成再透過交易過戶給表哥,畢竟地產公司也不可能不準別人交易。
俞仲秋還買下十樓電梯口的那個門面有伍佰平米,一百五十萬,當時俞仲秋就沒有仔細想過就覺得錢多在那裡不如買了,因為表哥已經向他借錢了,他覺得不用掉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找他借錢。
花完了錢心裡舒服,兩人到外面找了個飯店胡吃海喝了一頓,出了飯店看到一個名菸酒,俞仲秋順手買了兩條華子,遞給表哥說:“老表,這煙你幫我給你朋友送過去,就說是你送的,感謝他提供這個訊息,別搞得你們朋友都沒得做。”
跟夏初晴這段時間,他發現夏初晴打通關係無往而不利的秘訣就是菸草先行,自己怎麼也學不會,但總要學的,中國是個人情社會。
表哥自然是沒有想到這一節,所以很感動的點頭接下了,他兜裡現在沒錢,想自己掏錢也辦不到,此時他正考慮著是不是到丈母孃那去借了先給俞仲秋還上。
晚上還是在俞家吃飯,兩人倒外面吃過了一頓,好叫俞媽一頓責罵,俞仲秋給大家陪酒,表哥開車當然不喝酒。兩人並沒有將購買門面的事說出來。
三月份的時候據說五樓以下門面就銷售完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裝修,預計五一大開業,本來計劃五一的開盤儀式也和開業儀式同時進行,只是已經沒有優質門面了,被命名為花園廣場購物中心。
俞仲秋的門面在一樓的,以兩千五一個月租出去了,表哥的門面以三千一個月租出去的。
四月份的時候房產證下來了,五月的時候幫表哥過戶完成,表嫂的臉上才露出笑臉,據說之前都沒有給過表哥一個好臉色,錢也還了,不還錢俞仲秋還真不夠錢交契稅,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可是俞仲秋在石巖鎮擺攤,覺得跑過來收房租實在太麻煩了,這天忽然靈光一閃,在律師的幫助和建議下,以他和俞寒冬辦了一個家族公司,就叫晴晴房屋租賃有限公司,開辦租房業務。
然後找人設計了一款APP,開啟後手機號碼註冊,會根據地域出現本地區房屋出租的資訊,搜尋欄搜尋相關的小區,搜尋欄擴張資訊可以檢視外地房租資訊,分析則是指出附近同類房租門面價格,你所選擇的是高還是低是否值當等建議,可以釋出求租資訊。
當然你是房東也是可以釋出出租資訊,也有分析幫你瞭解附近租金價格,而且租房和出租都會收取部分押金,退租時雙方都無異議就會退回到指定的帳戶裡面。
但俞仲秋沒有管這些,六月份才設計好,開始內測執行,俞仲秋就把自己的房子放上去,房產證一上傳就自動打上特殊水印,水印上說明只為晴晴租房網APP稽核之用。
俞仲秋付款5000押金,沒錯是一個月的房租做押金,押金是直接進入公司賬戶裡的,當房產租出去時,會顯示凍結狀態,當然使用者那邊也是。
俞仲秋和表哥兩人邊使用邊找尋裡面的BUG之類的,又跑到門面裡和租房者商量一起配合使用,在六月底的時候正式執行。
最初使用者就俞仲秋名下三套門面,城市花園兩套,父母之前以俞仲秋的名義買的門面也放進去了,然後表哥和表哥的朋友賣出去的指標那個老闆也覺得很有意思,一起參與了進來,反正兩邊都不收佣金,大家都喜歡。法律方面的條文都是花錢請專門的律師事務所指定的,客戶簽名後還能列印出來。
而俞仲秋將在十樓買的門面,改造成五個倉庫以一千一個每月,很輕鬆就租出去了,也放上去他的晴晴租房網APP。
只是一個月後,俞仲秋忽然發現他的他的公司賬戶裡多了幾百萬,於是進租房網APP後臺一看,我滴個乖乖,竟然有幾百個透過他的租房網APP已達成的租賃合同,交的押金已達三百多萬,這不得不讓俞仲秋重視起來,本來一件自己偷懶的事情,卻變成了一件讓自己頭疼的事情。
俞仲秋在後臺看著頻幕頭疼時,接到一個電話,自稱是一家地產公司的老闆姓周,希望和俞仲秋見一面,商量一下在他租房網打廣告的事情。
這個人是南鄭一家不算大的地產老闆,他開發了南鄭市御景灣小區,已經到了蓋頂階段,俞仲秋不懂,就打電話叫那個幫他制定法律條文的律師事務所,讓派一個人過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