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 第七章封魔道(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地間有七大修行聖地,天山、崑崙、東海碧遊宮、方寸山、萬佛山、驪山蝸皇宮以及巫族聖山玉門山
天山位於神州大地的西部,高聳如雲,不知有幾千丈,直通上天。山中靈氣旺盛,草木繁華,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青,珍禽靈獸出入其間。
雲海滔滔,煙波微茫,雲霧迷漫之處隱現一座宮殿,巍峨聳立,壓住高山騰飛之勢。
宮殿外有一片竹林,天山上任掌教李太一靜立林中,潛心參悟李家至高心法無極天書。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李太一靜氣凝神,抱元守一,浩浩乎如憑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須臾之間,神遊太虛。
片刻後,李太一睜開雙眼,天地澄淨如洗,清瑩如碧。他的弟子陸靜之正站立一旁,等候多時。
“有何要事?”
陸靜之俯身遞上一封書信:“李千山師兄今日來信,弟子不敢耽擱,特來呈上。”
李太一頓時怒氣填胸,恨不得將李千山掛在崖壁上吊打一頓。
李千山曾是五百年才出現一次的萬流花之體,他的天賦哪怕在仙界也是首屈一指。
在人皇山遊歷時與蘇暮雪相遇,從此不為長生不為仙,只為守在她小窗前。陪她看花,陪她賞月,陪她歷經塵世千般苦,踏遍山河追明月。
她說蒼生太苦,李千山便助楊文定一統人間。
她說已厭倦了人世的浮華,李千山便陪她歸隱山林。
李千山一生的歡樂便是看著她歡笑。
無數人畢生所追求的,卻是他眨眼間所拋棄的。
他曾以為李千山遲早會厭倦塵世,回到天山潛心修煉,可等來卻是李千山修為盡喪的訊息。
李太一真想把信撕碎,當作沒生過這個兒子,卻割捨不下對兒子的擔憂。因為他知道李千山一生要強,如果不是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是不會向他低頭的。
當他把信看完之時,竟呆立半晌,驚詫莫名。
天地衍化成、壞、住、空,歷經龍漢、赤明、上皇、開皇、延康五次劫難,五劫過後,宇宙將入滅輪迴,開創新的紀元。而新紀元開啟的契機就是太初之光。
這是天界的仙人都會爭奪的大機緣,現在竟然在自己孫子身上。
老君在人間留下血脈,便是為此安排。李家每五百年便會出現一個萬流花之體,萬流花之體真正的奧秘便是吸引太初之光的入駐。
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天山李氏數千年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
但現在他卻陷入了困境,曾經引起蒼生浩劫的噬魂竟然封印在李牧雲體內,並且已被鎮魔軍知曉,正準備對他進行審判鎮壓。李千山希望他能干涉封魔殿的審判,這早已超出了他的能力。
封魔道自成立以來,只對上界七位伏魔天尊負責,哪怕他以天山前任掌教的地位,也未必能改變他們的判決。況且噬魂的危害,是天下眾生的劫難,他也不能不慎重。
無奈之下,李太一回到靜虛宮,淨手焚香,向天界八景宮禱告,祈求老君的干預。
赤明之劫時,魔祖羅睺帶領魔族掀起滔天大亂,被鴻鈞老祖鎮壓,將他分成七塊,封印在七處絕地。但是魔祖的聖器輪迴塔卻逃離三界之外,漂浮虛空之中,召集魔族舊部在天地間製造各種劫難,企圖破壞封印,將魔祖救出。
為了與輪迴塔對抗,七位伏魔天尊與無數能人志士組成封魔道,掃蕩魔群邪,維護天地秩序,並且清除各種可能危害蒼生的禍因。
十二年前噬魂僥倖從地之心脫困,險些釀成大禍,只是當封魔殿殿主宋曉峰率軍出動時,噬魂已無故消失。眾人搜尋好久,竟杳無音訊。
今日鎮魔軍校尉徐天宏傳來訊息,噬魂竟被封印在唐國公李千山的兒子李牧雲體內。宋曉峰連忙召集五位護道長老與四位大將軍前來商議。
此次封魔道的十位高層齊聚一堂,只為商討噬魂之事。
封魔殿殿主宋曉峰率先發言:“數千年前,噬魂之劫爆發,三界無數生靈一夜之間消失,幸虧有星宿海四位宮主將它封印。今日噬魂重來,各位有何對策?”
護道長老葉志鴻無奈地回應:“數千年前,先輩們都無法將噬魂徹底消滅,現在的修行界早已不復當年盛況,我們又能怎樣?”
當年昊天上帝砍斷建木,絕地天通,三界靈氣日益消散,修行之路更加坎坷,數百年來少有得道飛昇之人。
封魔軍大將軍王騰雲當即回應:“那我們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任由噬魂肆虐,危害眾生。六年後天地烘爐再度現世,我們可將李牧雲與噬魂扔進爐內,一同煉化。”
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天地烘爐乃是先天至寶,每逢千年才現世,時間過後便會迅速遁去,消失天地間,而下次現世的時間恰好是六年後。
伏魔軍大將軍李純風立馬反對:“李牧云何其無辜,有害的是噬魂而不是他,他只是個十二歲的少年,從未造過殺孽,你竟然要將他活生生煉化,這種行為與魔道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