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智慧觀的直播平臺正在多角度地進行同步新聞報道,網際網路的傳播速度可謂驚人,虹橋相見的場面不知道讓多少人揪心,黃婷穿戴的感知裝置,從擁抱的父親的那一刻,就已經激動得不能自已,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如泉水般流淌,父親緊緊的拉著自己的手,抬頭凝望著他:你眼裡的我,我獨望見,父愛重如山。

蜂擁的人群,最終來到祭祀場地,北面臨近明月灣環河,大有京杭運河的氣派,綠水絲帶,波光粼粼,兩岸柳槐成蔭,河面行船沉穩滑動,交錯往來。近看,低矮的山丘環繞出一方淨土,遍植松柏,十字的御道,石制的龍族九獸陳列道路兩旁,兩條御道交叉的位置,蓋起了一座祭祀家廟,家廟前一座豐碑白玉圍欄,家廟裡分出眾多英靈堂,每堂按照家譜擺放著百家姓氏,廟堂高聳,不知有多少層。

有人說道:“既然去世的都能復活,還要這廟堂幹什麼”,百里孤文解釋道:“家廟是祭祀之所在,上可行祭祀之禮,傳承祖宗遺志;中可告慰逝者,不忘前身後事;下可睹物思人,承載情感寄託”,但見燭香飄搖,少不得磕頭行禮,紛紛把明幣兌換的祭祀禮品虛空燃盡,菊花簇簇堆擺,外面的漫遊人,不時尋來告去,說著祖宗牌位排列和家譜排行之事,都是炎黃子孫,更有從不相識的認祖連宗,互致問候之聲不絕於耳。

一時,人頭攢動,擠得個水洩不通,百里孤文連忙喊來婆娑影兄弟,又叫上十二院一眾人等,好不容易把秩序維持得當,紛紛傳話說道:

“百里院長說了,家祭完了之後,都到豐碑處去”。

“那是什麼碑?就是院中的漢白玉大碑,那是人民至上碑”。

“聽說是為了紀念抗擊疫情的英雄和死去的老百姓的”。

“這個碑立的好,得叫子孫後代都知道,不光要知道還要銘記”。

人群之中,忽見各色的外國人擠在人群中,眾口嚷嚷道:“瞧見沒有,還有外國人呢,你看那人高馬大的,怎麼還有外國人呢?”。

“外國人也有的是咱們的子孫,也沒準是過來湊熱鬧的”。

果然,有人在虛空之中留言,某某國某某到此一遊之類的,還有追著留言說道:我們也需要建立這樣一個地方;外國人怎麼不能來了?建議把這個模式複製到我們這裡來,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隨著婆娑影的高聲斷喝,眾人漸漸安靜一些,百里孤文主持著祭祀朝拜,十二院一眾人等排列有序,紛紛行子孫叩首之禮,明月灣內的也都跟著拜了,漫遊的人群看著眾人伏地,又有跟著叩拜,也有站著不知所以,那些外國人有的站立不動,有的四處遊走,紛紛嚷嚷道:“這可能就是東方的祭祀儀式了,跟我們確實有不同”。

突然黑狗群族裡,奔出幾百只來,追著一些黑衣人,犬吠之聲等天動地。

婆娑影見狀,連忙從人群中招呼說道:“這些搗亂的,終於還是來了”,連忙遠端彙報給明月和燕青青,明月灣登時從日落城裡出現深池獸族,蝦兵蟹將旌旗招招地對這些黑衣人進行圍追堵截,黑衣人群眼看架勢不對,又回頭朝著環河方向跑去,各個跳入河道里,黑狗族群和蝦兵蟹將眼看著他們消失不見了,河內的船隻馬上開動起來,四處搜尋,竟然一點動靜也沒有。

現實世界的直播,也看到這些場景,老百姓看著黑衣人被狗子追著跑,也不明所以,紛紛說道:“這裡的狗子還挺嚇人的,你看那些人被追得走投無路了”。

“看著這秩序,還是沒有維護好,有點亂糟糟的,不過也正常,誰家院裡養狗的,看見生人,估計十有八九會這樣”。

“這明月灣不光都是人啊,還有這些狗子,還有蝦兵蟹將,真是不多見”。

“狗子怎麼了,狗子也是生命,你沒聽說麼?現在很多人養狗,狗子死了,很多都不知道怎麼埋,有的富貴點人家的,那狗子就是親人,也是弄個像樣點葬禮”。

“人還不如狗子麼?我看見對狗子比對人好的,就來氣”。

“這你氣不著,人家養貓養狗的,大部分都是個陪伴,對老年人是寄託,就別說老頭老太太了,年輕人養個貓啊狗的,也是十分常見,甚至還有不結婚的,說是有個寵物就夠了”。

“聽你這麼說,以後寵物也能進明月灣麼?”。

“應該可以,估計就是要花錢”。

“報道不是說不收費麼?”,“人是不收費,寵物就難說了,人家公司不吃不喝了”。

“要是能在這明月灣,領養個寵物,是不是行?”。

“反正你有錢,想幹嘛幹嘛,現在還有什麼事情是錢解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