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先的父親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是江城市焦化廠的廠長,後來焦化廠的經濟效益不好,搖搖欲墜。

計劃經濟結束以後,企業面臨改制,鄧先的父親就組織一批資金,用很低的代價,就將焦化廠收歸囊中。

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自從焦化廠被鄧先的父親化為私有之後,就像長了翅膀,一飛沖天。

再後來,鄧先的父親又接連吃下了江城市的棉紡織廠、化肥廠、橡膠製品廠、食品廠等七八家企業,一躍成為江城市鼎鼎有名的企業家。

而鄧先,也不是凡人,糾結一群社會上的小混混,利用他父親的錢,對外放高利貸,賺到了第一桶金,實現了資本積累。

那時候KTV、歌舞廳剛剛在國內興起,鄧先立馬拿出一部分資金,在江城市開了一家最大的KTV和歌舞廳混合的娛樂場所。

透過這個娛樂場所,讓鄧先結識了江城市黑白兩道的頭頭腦腦,一個偶然的機會,鄧先認識了江城市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老總,讓鄧先萌生了進軍房地產的想法。

一九九九年,國家深化房改,讓鄧先看到了商機,用每畝十萬元的土地出讓金,花了三千萬元,獲得了江城市最繁華地段,東西大街的舊城改造專案。

東西大街舊城改造專案共佔地300畝,鄧先花了三年時間,將這邊土地開發完畢,共開發了30萬平方米的住宅和商業用房。

讓鄧先一下子賺到了超過一億元,從此,鄧先便擺脫了父親的光環,成為江城市十大富豪之一。

不過,鄧先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老本行——放高利貸,因此,在他手下混飯吃的馬仔,也達到了一百多人。

那時候,鄧先已經在江城市呼風喚雨,而此時,鄧先不過剛入而立之年。

一門兩富豪,一時成為江城市舉足輕重的人物,姚家喜如何敢得罪鄧先,只怕如果今天拒絕了鄧先,以後交警二大隊的大隊長就要易主了。

姚家喜手下那些交警,都是愣頭青,遠不知其中的關關節節,如果換著是那些老油條,哪怕不提姚家喜的名字,只提鄧先他自己的名字,老油條們都照樣放行。

至於蔡麗,從學校畢業不久,就嫁給了江城市電力局副局長的兒子,彼時鄧先才剛剛起步,正在放高利貸。

後來,蔡麗的公公因為行賄受賄,被罷了官,他的兒子也因此沒有了可靠的經濟來源。

蔡麗與其丈夫的爭吵也隨著家庭收入的斷檔,而越來越頻繁,最後終於離婚,留下一子歸其丈夫撫養。

起初的時候,蔡麗加入了鄧先的房地產公司,成為一名銷售員,後來,鄧先架不住蔡麗的那股子騷·勁,與蔡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在枕邊風的強烈吹拂下,蔡麗先是成為銷售經理,後來如願以償的成為副總兼財務總監。

而高賢則不同,由於學習成績不好,畢業之後,一時找不到工作,就加入了一家保險公司。

在偶然一次機會的機會中,他聆聽了著名成功學大師陳老師的一堂課,讓他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