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參展最多的,還是昆明本地的商戶。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昆明是全省的經濟中心,大半的工匠和商戶,都集中在省城,

朱楨就看到當初三十六營的工匠們組成的三十六行會,居然一家不落,全都出席了展會。

就連席子營和豆腐營都參展了,這讓他有些意想不到。

“你們倆不是來湊數的吧?”朱楨對湊到他身邊的席子營會首常三道:“這草蓆子還用參加展會?”

“王爺別拿老眼光看人,俺們今非昔比了!”常三笑道:“俺們現在不叫席子營,叫昆明編織業行會了!”

“哦?這麼厲害嗎!”朱楨好奇問道:“那你們現在經營什麼業務?”

“還是編席子……”常三訕訕一笑,趕忙道:“王爺來看看就知道了,我們已經不是一般的席子了。”

“好,看看不一般的席子是怎麼編的。”朱楨笑著跟他走到席子營的攤位前。

一看果然不一般,只見他們的攤位上擺著各種款式不同材質的涼蓆。有竹蓆、草蓆、藤席、亞麻席,甚至還有高檔的玉石涼蓆。

而且他們拼檔次,不光靠堆材料,比如他們將竹篾和草莖染成彩色後,編織出了飾有圖案的精美涼蓆。

“同樣材質的涼蓆有了圖案,價格就上漲十倍,卻還供不應求。”常三從旁介紹道:“聽說從去年開始,土司們就只用這種有圖案的涼蓆子了,好看是一方面,關鍵是要跟下面人區別開。”

“哈哈,好啊,高低搭配,量價兼顧。”朱楨讚許道:“在西南這邊,涼蓆子確實是剛需啊,你們抓住這塊市場,絕對錯不了。”

“是啊王爺,這邊不論貴賤,床上鋪的,地上坐的,都離不開席子。”常三笑道:“而且他們還真有錢,只要東西好,絕對不愁賣。”

“那當然了。別看這邊落後,但架不住老天爺賞飯吃,遍地的銀礦銅礦鹽井,還有翡翠寶石,珍貴木材,香料藥材……都他媽老值錢了。”朱楨爆了句粗口。

有人說大明之所以耐心消化了雲貴,就是因為這邊的金銀木材物產太豐富了,朝廷一直是賺的。

“是啊。”常三忙附和笑道:“我們參展之後,訂單多到忙不過來。幸好從移民中吸收了好些篾匠、席匠,又僱了一千多小工,這才把去年的訂單都按時交了。今年看這架勢,又得繼續找人擴產!”

“哈哈,沒想到編席子都能做到這麼大的事業了。”朱楨大笑道。

“是真沒想到啊。”常三感慨道:“當初王爺苦口婆心勸我們不要離開,現在就是拿棒子打,也沒人願意走了。”

“大夥也是這麼想的嗎?”朱楨問向攤位上的眾人。

“是啊王爺!”席子營的眾人忙笑道:“現在忙是忙了點,可是幹一年頂咱內地幹三年的。而且昆明也越來越好了,哪個傻子還想回去?”

“哈哈,好啊。”朱楨高興地點點頭,吩咐常三道:“幾個事提醒你一下,一個是不要讓大夥超負荷勞動,有錢賺還得有命花,保證工人的健康,是你們行會的義務。”

“另外就是給大家漲工錢,可不能賺了錢光往自己腰包裡塞。”朱楨說完,席子營眾人都歡呼起來,常三卻一陣臉紅耳赤,趕忙低著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