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八章 孔孟之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聖公,怎麼在南門遇上恁了?”孟克仁來到車旁,恭敬見禮。曲阜在兗州東面,衍聖公應該從九仙門入城才對。
“就知道六王爺叫了我,肯定也會叫上你,這不專程來等信夫兄嗎?”孔訥微微一笑道:“上車說話。”
垂髫僕童便開啟了車門,孟克仁上車之後又奉上香茗點心,還有溼手巾。
待孟克仁消受一番後,孔訥才開口道:“城門馬上便開了,我就長話短說了。”
“聖公請講。”孟克仁忙做洗耳恭聽狀。
“你說六王爺這個時候把咱倆叫來兗州,是為個什麼事兒?”孔訥卻先問道。
“肯定為的是近來的民變。”孟克仁神情嚴峻道:“我想了一路,沒有別的可能。可他怎麼這麼快就找到咱倆頭上了?兗州又沒有亂,咱們也從來沒反對過魯王。”
“對呀,按說我們跟這次民變八竿子打不著,誰也沒法聯絡到咱們頭上才對。”孔訥又問道。他就是奇怪這一點,所以才非要等著孟克仁問一問。“不會是你那邊走漏什麼風聲了吧?”
“絕對不會,我用的都是,死也不會出賣孟家的讀書人。”孟克仁斷然搖頭:“而且這次我為了避嫌,用的人沒一個姓孟的,甚至連鄒城的都沒有。”
“那就好,我也是。”孔訥神色稍霽,像他們這種千年大族,枝繁葉茂到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而且孔家孟家,除了自家宗族親戚外,還有數不清的讀書人可供驅使。想做點什麼事,根本不用自家人動手,朝廷更查不到他們頭上。
“難道六王爺是想向咱倆求助?利用咱們的影響力來平息事態?”孟克仁想到一種可能:“畢竟曲阜和鄒城離著兗州太近了,想不到咱們才奇怪呢。”
“嗯,很有可能。”孔訥點點頭,臉上的凝重之色更淡了,語帶驕狂道:“可惜他沒想到,我們就是幕後主使……中的兩個。”
“呵呵,我們也不能算主使啊。”孟克仁比孔訥大個十幾歲,要謹慎沉穩的多。“充其量只能說是事先知情,推波助瀾罷了,絕非始作俑者。”
“呵呵,咱倆私底下說話,就沒必要那麼小心了吧。”孔訥有些不愉悅,讓孟克仁這麼一說,好像自己不夠謹慎一樣。
“是是,是我太過小心了。”孟克仁忙點頭不迭。
“哎,小心沒大錯嘛。”孔訥是怎麼說都有理,擺擺手道:“尤其是在那位王爺面前,咱們更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當年我隨我爹在京城與他有過一面之緣,實在是個讓人頭疼的蠻霸角色,可不能讓他抓到把柄了。”
“聖公說的是,在下謹記教誨。”孟克仁忙躬身受教。
“教誨什麼教誨,伱我兄弟一起合計個對策罷了。”孔訥搖搖頭。
“嗯嗯,那請問聖公計將安出?”孟克仁已經把孔訥琢磨透了,只要捧著他,哄著他,以他的馬首是瞻,就不會有任何麻煩。
“一共九個字——不承認、不拒絕、不負責!”孔訥沉聲說道。
“哦?請聞其詳。”孟克仁做洗耳恭聽狀。
“很簡單,第一條就是絕對不承認,我們跟這件事有關係。”孔訥便答道:“第二條就是六王爺要是讓我們做什麼事,我們不要一口回絕,惹惱了他會很麻煩的,先答應下來就是。”
“聖公高見啊!”孟克仁贊服不已。“還有第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