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二章 江山易改(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北榜案是洪武末年的一件奇案,又稱劉三吾舞弊案。
簡單說,就是那年會試發榜後,所錄舉子全系南方人,北方舉子一名未取。
這激起了北方舉子的眾怒,他們聯名上書,狀告劉三吾等考官極端偏私南方人,排斥北方舉子。
事情到這一步,已經夠奇葩了,但更神奇的還在後頭——朱元璋收到申訴後,便立即命人複閱落第試卷,增錄北方舉子入仕。
當時的大明朝,洪武四大案剛剛落幕,空氣中都瀰漫著血腥味,按說誰敢不聽朱老闆的?
但複核之後,依然沒有錄取任何一個北方舉子。複核官員上呈的北方舉子試卷皆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以此證明劉三吾只錄取南方人的正確性。
這就屬於把朱老闆當傻子了。當時大明已經開國三十年,恢復科舉也有許多屆,北方考生確實要比南方考生弱,但人數擺在那裡,每科總會有相當比例的北方人中式。怎麼也不可能被剃光頭!
朱元璋命人複核,其實就是明擺著要增錄北方舉子,可複核的官員居然敢置若罔聞,還極力想要證明北方舉子就是弱,劉三吾他沒有錯。
這下朱老闆被徹底惹火了,命錦衣衛徹查此案,結果發現是劉三吾等人暗囑複核官員,故意以陋捲進呈。
朱元璋大怒,將所有涉事官員統統處斬……諷刺的是,劉三吾因為是太孫的老師,被朱允炆苦苦保了下來,只是流放充軍。建文朝時又腆著臉回來蹦躂了幾年。
後來重新開考,結果夏榜錄取的全是北方人。再往後,大明分榜取士遂成定製……
~~
朱楨當時就很難理解,是什麼力量驅動劉三吾等人,要把事情做得這麼絕。哪怕朱老闆發話,也沒有一絲絲改變?
現在跟文官們纏鬥了這麼多年,他倒是有些明白了。
因為,儒教就是一門宗教,至少在衛道士心中是這樣的。一旦明白這一點,一切也就容易理解了。
宗教不就是這樣嗎?為了奉行自認為正確的‘道’,可以肆無忌憚的排除異己,甚至以犧牲自己為榮。他們從來都是極端的,不講道理的,至少無法用常理來猜度的。
劉三吾這幫人,就是這樣的衛道士、狂信徒。
雖然因為自己的緣故,歷史已經徹底變了樣。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們還是會幹出同樣性質的事情……
~~
“王爺。”見朱楨居然上山的時候走神,宋璲趕忙提醒:“當心腳下。”
“嗯。”朱楨點點頭,回過神道:“你說的有道理,不可能既沒有一個北方人,也沒有一個大學生……何況卷子還是本王出的?”
“所以這裡頭肯定有貓膩!”宋璲重重的點頭,又自告奮勇道:“下官雖然已經被他們視為叛徒,但還有幾個不嫌棄我的老朋友,今天我就下山找找他們,死纏爛打也要問點東西出來。”
朱楨本想說不必了,你問不出什麼的。但轉念一想,讓他去問問也好,至少能讓師生們明白,他們小宋司業的心,已經屬於國子大學了。
“那就有勞先生了。”朱楨便輕聲道:“先生願意和我們站在一邊,真是太好了。”
“如果家父還活著,他也會這麼做的。”宋璲看著道旁那塊父親親筆提寫的‘薪火賡續’的石碑道: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家父已經意識到,王爺創立國子大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是對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儒家不再故步自封!才能培養能力更強,見識更廣,文武雙全的新一代讀書人!才能不讓大明重蹈故宋的覆轍啊!”
“可惜這些年本王都不在京裡,沒撈著跟宋太史好好聊聊。”朱楨聞言倍感遺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