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用兩天的時間挑選了五千精兵,其中三千人是原先屬於他的部曲,另外一千來自朱靈的舊部,還有一千人則是從其他各支人馬中挑選的精銳。

五千人全部聚集在破敗的刺史府,一時間人聲鼎沸,人頭攢動。

好在這座府邸足夠宏大,雖然沒有校場操練,但駐紮卻是沒有任何問題。

隊伍拉了起來,最關鍵的就是配備甲冑和兵器,劉瞻不敢擅自做主,再次向劉鬥做了請示,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才向于禁發放了兵器和盔甲。

襄樊之戰繳獲了大量的魏軍輜重,盔甲兵器在倉庫裡堆積如山,這些被囚禁了將近兩個多月的俘虜終於再次穿上甲冑,拿起兵器,重新變成了軍人。

只不過,他們的旗幟由“魏”字變成了“漢”字,好在曹操建魏只有短短的三年時間,換回“漢”字大旗反而讓這些曾經的魏卒倍感親切,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應。

于禁行事謹慎,並沒有擅自豎起自己的將旗,而是託劉瞻徵詢劉斗的意思,在得到許可之後才重新豎起了“於”字大旗。

望著旗杆上的“於”字大旗在風中獵獵招展,于禁心情複雜,從階下之囚再掌三軍,不容易啊!

這一次,自己定要使出渾身解數,向天下人證明襄樊之敗只是自己的一個失誤,史書不能僅憑這一仗就給自己蓋棺定論。

為了籠絡人心,劉鬥接受荊州官員的建議,任命“馬氏五常”中的老三馬優擔任南郡糧曹,專門負責供應俘虜的日常飲食。而這些被于禁挑選出來的精兵更是獲得優待,不僅一日三餐,而且天天有肉。

這些撥亂反正的“大漢”將士們餓了兩個月的肚子,面對著無限供應的飯菜自然是大快朵頤,一個個吃的含哺鼓腹,萎靡不振的精神恢復了大半,往日壓抑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籲……”

張飛和劉鬥在十餘名親兵的簇擁下來到這座掛上了“忠義營”牌匾的府邸門前,勒馬帶韁,紛紛下馬。

守門計程車卒是于禁挑選的機靈少年,立刻一溜煙般進門稟報于禁:“將軍、將軍、公子與張翼德將軍到了。”

于禁正在與手下的幾個心腹檢視荊州堪輿圖,聽到訊息後急忙一起出迎,遠遠的抱拳施禮:“長公子與益德將軍駕臨,禁有失遠迎,還乞恕罪!”

張飛上下打量了于禁一番,目光中頗有審視之意:“文則啊,某與你也算是舊相識了,掐指算算,至少快二十年沒見了吧?”

“自許昌一別,整整二十載未能再與益德將軍謀面。”

于禁肅身站立,態度謙恭。

那時候劉備剛剛聯合曹操滅了呂布,帶著關羽、張飛兄弟二人客居許昌,成為了曹操的部下。于禁身為曹操麾下頭號異姓大將,並沒有把性格魯莽的張飛放在眼裡。

如今時過境遷,兩人的身份卻變得截然相反,張飛成了漢中王麾下屈指可數的大將,而於禁則成了降將。

張飛點點頭,摸索著下頜日漸濃密的鬍鬚道:“君子一諾,重逾千鈞。俺希望文則將軍此番為漢中王效力乃是發自肺腑,切莫是虛與委蛇,另有所圖!”

于禁急忙抱拳作揖:“人無信不立,我于禁承蒙長公子提點,如同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豈敢懷有二志?此番定當誓死報效,共御吳軍。”

“那就好!”

張飛伸出粗壯的胳膊重重的拍了下於禁的肩膀,“希望有朝一日,咱們再次同返許昌。”

劉鬥朗聲大笑:“三叔好氣魄,只要吾等齊心協力,恢復漢室指日可待。”

于禁接著把自己挑選的幾名副將向劉鬥、張飛做了介紹,並讓他們上前施禮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