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既然答應讓劉鬥全權主持荊州的事務,便耐著性子等他調兵遣將。

關索去了軍營,估計至少半個時辰才能回來,劉鬥便起身走出議事廳,來到人去屋空的後院踱步沉思。

劉鬥深知,雖然自己是嫡長子,可消失的年歲太久,與劉備之間還沒建立感情,短時間內也很難得到季漢文武的認可,目前想要和劉禪競爭儲君,難度巨大。

劉禪畢竟與劉備做了十三年的父子,感情基礎肯定遠比自己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兒子深厚。

再加上劉禪出生在荊州,表現雖然沒有突出的地方,但也沒有什麼劣跡,因此深得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支援,黃忠、魏延、馬良、伊籍這些荊州人士估計都會支援劉禪做儲君。

甚至就連元老派裡面的趙雲和糜竺、孫乾等人都會支援劉禪,自己想要逆風翻盤,只能立下不世之功才能讓滿朝文武刮目相待。

而目前這個不世之功就擺在了劉鬥眼前!

荊州之戰如果指揮得當,挽狂瀾於既倒,阻吳軍於城下,無疑會大幅提升劉斗的威望,讓劉備和滿朝文武刮目相待,讓他在和劉禪的儲君之爭中逆轉局勢。

所以,劉鬥必須慎之又慎,絕不能讓自己的首次登場演砸了!

“這可是一次大考,如果輸了,想要問鼎儲君之位怕是就難上加難了!”

要征服季漢,那就先從荊州開始!

欲征服天下,需先成為季漢之主!

劉鬥認為這次大考最多可以交出五個不同的答卷。

第一:無法改變關羽父子兵敗身死的局面,倘若最後是這個結果,那麼自己可以被稱為穿越者之恥了,也別想著做皇帝了,還是隱姓埋名回廬江陪著劉蘭芝過日子吧!

當然,前提是劉蘭芝和焦仲卿關係徹底破裂,自己才有希望。

第二:包括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在內的所有荊州地盤丟失,但能協助關羽父子擺脫魏吳追兵,全身而退,撤回巴蜀。

劉鬥覺得如果最終戰局發展到這樣,那麼自己作為張飛推舉的荊州主將,表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第三:長江以南的武陵與零陵丟失,但保住了荊州的核心江陵,並接應關羽收縮入城,堅守待援。

劉鬥覺得如果戰局發展到這個程度的話,那麼自己的表現無疑算是優秀,應該會得到滿朝文武的認可與讚譽。

第四:堅持到關羽退兵,齊心協力守住江陵,甚至還能守住武陵和零陵,一直堅持到益州的援兵進入戰場。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絕對算得上出類拔萃,當世翹楚。

相信包括劉備在內的季漢君臣一定會心悅誠服,交口稱讚,那麼登上儲君之位就十拿九穩了。

“而我,劉阿斗想要再進一步,立下驚世之功!”

劉鬥揹負雙手,盯著長廊下面一盞被寒風吹得搖搖晃晃的燈籠,目光堅毅如鐵。

劉鬥想要的驚世之功就是第五個答卷。

在不讓關羽退兵、或者少量退兵的情況下堅守江陵,甚至還要守住江南的武陵和零陵兩個郡,一直堅持到益州的援兵到來。

目前徐晃統率的魏軍雖然在數量上超過了關羽的荊州軍,但由於缺少船隻,被大江隔絕的樊城和襄陽依舊無法連通,不擅水戰的魏軍在江面上並不佔優勢。

長江以南的襄陽城牆已經被洪水沖泡的搖搖欲墜,襄陽已經變成了一座孤城,守將呂常也就是個三流將才。

如果在頂住長江北岸曹軍的情況下,繼續對襄陽施加壓力,破城是遲早的事情。

只要拿下襄陽,憑藉荊州軍的水上優勢,或許很快便能攻克樊城。

拔下襄樊之後,便可以威脅宛城,繼而眺望許昌,真正實現諸葛亮的隆中對。

當然,要想讓關羽攻拔襄樊,那至少要堅守江陵一個月,讓關羽的後方穩如泰山,方才有拿下襄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