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我國曆史中大概存在了足有三千年。”

“一個人的能力,自然不足以管理泱泱華夏。”

“這也就需要官僚階層的補充。”

“而官僚在幫助皇帝管理國家時無異於分走了皇帝的權利。”

“因此,皇權和官僚,在幾千年中一直在博弈。”

“而當一些能力不足的皇帝出現,官僚群體的勢力必然大漲。”

“明朝皇帝為了遏制官僚,重用宦官,建立東廠,監察百官。”

“可是不曾想,因為給予了太多權利,東廠居然做大,甚至於在明朝末期,大太監魏忠賢權傾超越,差一點架皇權!”

會議室中,方信的歷史課已經開始,而第一個課題,就是核心人物魏忠賢。

“不可能吧。”

“這簡直匪夷所思。”

“方導,太監掌權,這太聳人聽聞了吧。”

然而第一個課題的出現,就引發了所有演員的震撼。

太監掌權,在方信的歷史思維中屢見不鮮。

秦朝的趙高,漢末的十常侍,明末的九千歲魏忠賢,都是太監掌權的典範。

然而在主演們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因為他們只知道辮子朝的歷史,根本無法理解,一群不健全的奴才,怎麼可能拿到高位。

能爭奪皇權的,難得不應該只有達官顯貴和封疆大吏嗎?太監憑什麼?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給你們解釋一下就好,在被大臣背叛後,皇帝最為信任的,就是長伴身邊的太監,而且太監正因為不健全,所以沒有後代的他們,更容易贏得信任。”

方信對於演員們的質疑,並沒有惱火。

因為方信能想到,在這些人眼裡,太監掌權不可想象。

簡單解釋一番,演員們終於有所領悟,然而根深蒂固的一些想法,卻讓他們依然無法完全理解。

而跟演員們一起聽課的朱迪,卻表現出一種恍然大悟,秀目微蹙,似乎不斷的在腦海中將方信的課程,和自己是認知相結合。

“好了,我繼續講,皇帝不滿足於只有一個東廠,為了制衡東廠,一個皇帝直接管理的緝拿組織,錦衣衛出現…”

方信在黑板上畫出權利分割圖,由淺入深的講解著演員們需要知道的各方勢力特點。

一堂課一個小時過去,演員們簡直如墜夢中,從始至終都是驚訝的表情。

“這節課就講這麼多,大家結合一下劇本,休息一下,還有一節課下午開始。”

“明白。”

“我真的要好好消化一下,資訊量太大了。”

“方信,我有事跟你說。”

下課後,朱迪找到了方信,神色鄭重。

“好。”

方信看朱迪這樣認真,就知道不是小事,答應一聲,帶著朱迪走出會議室,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

“這麼認真,事情很重要?”

人工湖旁,方信朱迪並肩站立。

“很重要,方信,你知道劉君同劉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