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裡天氣熙暖,陽光明媚,駘蕩的春風吹拂大地,山嶺原野披上綠裝,野花飄香,溪水潺潺,處處鶯歌燕舞,春意盎然。

沐弘一行人在山裡走了三四天,不時望見山坡上蜿蜒的宮牆和廢棄的樓閣。

“阿房宮果然大得驚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還真有這麼回事。可惜被項羽一把火,燒成焦土,古人也太能浪費資源。”沐弘感慨,順便給公主講了一遍《阿房宮賦》。雖然這篇高中學過的文言文他沒記全,背得顛三倒四,公主還是聽得津津有味,對末尾一段深有感觸: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說得真是對極了。”

“是啊,一個國家的滅亡,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出了問題,外敵才能乘虛而入。”

“想當初,我們燕國比秦國強大得多,若不是太后和太傅弄權,朝政腐敗,逼走吳王,也不會讓王猛僅憑六萬大軍就把國家給滅了。後來,天王陛下若不是一意孤行,貿然南征,損失掉幾十萬兵力,也不至於豪強紛起,中原大地四分五裂。”

“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的更替,都有相似之處,所以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這篇文章要讓阿弟好好讀一讀,以史為鑑。”

“是呢。”沐弘附和,“他千辛萬苦復興的燕國不能再重蹈覆轍。”

在這美好的春日,公主不願悶在轎子裡,換了短裝騎馬,與沐弘並鞍而行。驪山風景秀麗,公主時而放馬賓士,時而指點美景,笑聲朗朗,猶如飛出籠子的鳥兒,無比歡欣。

傍晚,眾人在小河旁宿營。夕陽西下,彩霞鋪滿半邊天空,水面上流淌著萬點金光。士兵們脫了靴子,下到河裡摸魚,嬉戲打鬧;篝火上烤著途中逮到的黃羊,香氣四溢。

沐弘在樹下鋪上氈毯,讓公主坐下歇息,士兵送上大盤烤羊肉和麵餅。

“公主想好去哪裡了嗎?”沐弘問。

“你說呢?我聽你的。”公主含笑答道。霞光灑在她的臉上,雙頰微酡,眼眸溫柔,沐弘覺得她渾身上下都在散發著光芒,比晚霞還要絢麗。

“皇上建議我們去平陽,那裡很安全,皇上特地留了一支軍隊保護家小。”

“阿弟對我也是這麼說的。”

“公主還沒見過瑤兒吧?長得可漂亮了,眉眼和皇上長得很像。臣只在他出生時見過一面,現在算來他該有七歲,不,八歲了。”沐弘扳著手指。

“是哦,我一直很想念他們,盼著和他們見面。”公主笑道。

“臣把公主送到平陽,就回去幫助皇上。路上趕一趕,不出一個月就能回到阿房。”

“哦?”公主一愣,“皇上允許你回去了?”

“沒有。臣回去苦苦哀求,皇上應該會讓臣留下。臣也不用當官,只要守在皇上身邊就行了。”

“哦……”公主垂下眼簾,沒有說話。霞光黯淡下來。

兩天後,人馬走出驪山,按計劃向北進發,前往平陽。大路平坦,公主卻越走越慢,最後駐足不前。

“公主你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嗎?”沐弘問道。

公主搖搖頭。

“要不坐車吧。”沐弘建議,“這條路臣走過,沿途沒什麼風景可看。”

公主搖搖頭,不說話。

見兩人落在後面,賀賴返回詢問。

“讓大家在路邊休息一會吧,公主累了。”沐弘尋個藉口。

士兵們下馬解鞍,散坐在泥地上,喝水閒聊,馬兒低頭啃著路邊的野草。

公主仍騎在馬上,默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