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斜射進窗欞,把花格的影子投射在地板上。合歡殿裡寂靜無聲,唯有水壺“噗噗”作響,冒出白汽。

公主拎起茶壺,往茶杯裡注入茶水,輕輕推到沐弘面前。沐弘呷了一口,熱呼呼的茶水從喉嚨流進肚腹,馨香舒適,煩躁的心緒漸漸平復。

“很久沒有這麼清靜了。”沐弘感慨。

“陛下把張妹妹一同帶走了。”公主微微一笑,“她不在,合歡殿就安靜了。”

“聽說張夫人進諫,被陛下訓斥了一頓。”

“是啊,陛下說,軍旅之事,婦人不該過問。”公主苦笑,“這不算什麼,陛下申斥詵兒的話才重呢。”

“噢,中山公說了什麼?”

“是我借用了春秋時期季梁和宮之奇的典故:季梁是隨國宰相,主張與楚國結盟,隨侯不聽,被楚滅國。宮之奇是虞國大臣,識破晉國假道伐虢的計策,虞侯不聽,被晉襲滅。能人的建議,君王不採納,亡國不過一年時間。前車的覆轍,後人應當引以為鑑。”

“公主說得在理。”沐弘讚道。

“陛下聽了,生氣地說:國家大事由公卿大臣謀劃,小孩子妄議朝政,是要殺頭的。當場把詵兒給嚇哭了。”

“陛下這麼嚴厲……”

“都是我的錯,”公主自責,“沒有把語句組織好,言辭不夠委婉。幸好陛下寬宏,沒有降罪。”

沐弘背上冒出冷汗,自己兒子罵兩句就算了,倘若進言的是公主,恐怕不會這麼輕輕放過。

“如果早知道桓衝會發動進攻,引發這場戰爭,這些勸諫的工作根本沒必要做。”

“其實,就算沒有晉國挑釁,滅晉之戰也必定爆發。桓衝只是把它提前了一點。”

“公主是這麼認為的?”沐弘問,“陛下並不是專制的獨裁者,或許還能勸得過來。”

公主搖搖頭,“陛下今年四十五歲了。”

“怎麼?”

“混一六合,一統天下,是陛下長久以來的心願。到這個年紀再不去完成就要來不及了。”

古人的壽命偏短,即使是君王也活不長。四十五歲差不多算是老齡了。

“來不及就留給下一代解決。”

“陛下怎麼會把這麼棘手的問題留給太子,使之成為國家社稷的隱患呢?”公主說,“所以誰去勸阻都是沒有作用的。”

沐弘深感佩服,公主雖不能預知未來,卻天生具有超凡的洞察力,看問題比誰都要透徹。

“公主既然知道陛下不可勸阻,就不該接受微臣的建議。”沐弘懊惱地說,“微臣該死,想出這種餿點子,差點害了公主。”

公主笑笑:“論語有云,知其不可而為之。盡過力也就心安了。”

外面花園裡傳來尖叫聲,大殿裡一陣騷動,人影穿梭,腳步雜亂。一名侍女來到茶室門口,隔著珠簾稟道:“中山公不小心掉進池塘裡,已經撈上來了。”

“嗆到水沒有?”公主連忙起身,出去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