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1/2頁)
章節報錯
宇文泰所率領的中軍行軍緩慢,及至到了晌午時分大軍方才行至石頭城。
兩關之外的第一城便是這石頭城,雖然如今入眼處皆是斷壁殘垣,破敗不堪,春風一起,風沙漫天,但當初這裡也曾有一座城池。
石頭城內幾無新抽出的嫩綠,所到之處皆荒涼。
因為遍地都是原先城破後飽經風霜吹動而成的凌亂石頭,石頭城也因此而得名。
石頭城原為破奴城,是大魏與柔然對峙的橋頭堡。
百餘年前,因為大魏宮內發生內亂,以至於禍事燃及整個大魏。
柔然便趁此內亂之時迅速發兵南下,不僅佔領了破奴城,還一舉攻克了玉門關、陽關之地,兵鋒直指關內。
那時候柔然大軍軍威正盛,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他們輕而易舉便連下兩關也讓當時的柔然主將的勝負欲達到鼎盛,他覺得那個曾經威名赫赫的大魏也堪一擊。
攻入關後,柔然大軍沒有一舉南下直逼洛陽,而是選擇沿著昌馬河往東,想再次拿下酒泉之地,柔然要讓大魏邊地從此再無重城可以拒守。
不過一路勢不可擋的柔然大軍卻在酒泉城下遭遇了當時酒泉城守將桃文拓的奮力阻擊。
東來的柔然大軍幾近五萬之多,而酒泉守軍卻不足一萬,才堪堪八千人。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酒泉守軍無一人撤退,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是大魏北地最後一道防線。
若是他們再退,酒泉再丟,到時候柔然大軍南下便會暢通無阻,屠戮關內、進逼洛陽,那時大魏將危矣。
由於國家內部的禍亂,使得各路藩王雖知道酒泉有難但為尋求自保依舊無人馳援。
桃文拓就這樣在後勤補給都堪憂的情況下率軍死守城頭,面對區區八千守軍,柔然大軍並未放在眼裡,他們不計代價的肆意攻城,桃文拓則每每都衝鋒在前,誓死抵抗。
堪堪八千眾,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死亡。
便是再鐵石心腸的桃文拓看著那一個個倒下的身影也無法無動於衷,可他別無選擇,他們若是惜命撤退,柔然長驅直入國內百姓將生靈塗炭。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他們的使命就是戍邊,死他們換百萬百姓生,足矣。
就這樣,主將桃文拓帶著酒泉守軍在看不到明天的情況下死守城池三個月。
當柔然大軍組織最後一次攻城之時,酒泉城頭守軍只剩兩百餘人,且皆身負傷。
有人只剩一臂,有人單腳站立,兩百餘人一個接一個站在城投之上,左右相扶。
面對那來勢洶洶的敵人,所有士兵的臉上皆沒有任何畏懼。
不過一死而已,自己做的已經夠了。
他們放聲大笑,沒什麼好怕的。
最後一戰前夕,桃文拓站在牆頭之上,他看著僅剩的百餘位兄弟眼含淚水地跪了下去。
士兵見狀也都一一跪下,眾人泣不成聲。
桃文拓哭的是自己對不起這些兄弟,及至此時他們已不欠國傢什麼,可自己作為主將帶他們來卻無法帶他們回去,他愧對這些人的父母。
那一日陽光高升之時,在桃文拓的帶領下,酒泉城內僅剩的兩百餘人開啟城門,這最後一仗他們決定要在城外與柔然大軍正面一戰。
當柔然大軍看到那兩百殘兵出城之際,也都發自肺腑露出了最誠摯的敬意。
及至此刻他們才知道阻擊己方的竟然只有這些人。
兩百餘魏軍皆知道自己今日的下場,但無一人膽怯,他們相互攙扶相互打氣。
有人放聲大笑,高喝這一仗自己賺大發了;有人緊握手中長刀,誓要在死之前再殺幾
人。
桃文拓一馬當先,其餘眾人一字排開。
兩百餘人沒有絲毫畏懼,他們在主將的帶領下對柔然大軍發起了最後衝鋒。
只是不過一個來回,兩百餘人便死傷殆盡,桃文拓也被柔然大軍重重包圍。
塞外風起,吹動桃文拓沾染鮮血的黑髮,他一人一馬立於萬軍叢中,腳下是死去兄弟的屍體,背後是他們死守的酒泉城,到這一刻一切都該結束了。
長風吹動將軍身後紅襟,一抹鮮血猝然,將軍自刎於萬軍之中。
沒有意外,沒有悲愴,就只有一抹血紅染遍塞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