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元大光和老廚子相繼離開後,無酒鋪子平日裡變得冷清了許多。新來的那一對兄妹雖然也都是清白人家,但一時間難以融入鋪子的氛圍。
其實兄妹兩人就住在巷子西,對無酒鋪子也略有耳聞。
一直聽說鋪子有個渾不吝的漢子名叫元大光,一開始哥哥只願意一個人去。後來聽說那元大光已經離開了鋪子,而且鋪子給的工錢也高,這才願意讓妹妹跟著。
掌櫃的暮秋更多時候還是在櫃上算著那沒幾個的賬目,倒是如今願意和小姑娘偶爾閒話兩句。
至於垂野,一時間還沒從元大光離開的事情中走出,以至於連做事都提不起興趣。
暮秋對於垂野的約束很少,便是這種時候暮秋也從不責備垂野。
不虧樓後來大概是受了周心影的意思,有人與無酒鋪子這邊接觸過,甚至芷夢姑娘也曾親自登門幾次,即便已經知道了元大光不在。
姑蘇的日子大概就是這麼繼續下去了,任他江湖風雲抖擻,此間人,心依舊。
————
金陵城內,三王叛亂一事的風波早已被平息。
這不,庾信等當初那批被派往豫章、長廣等地的年輕官員在解決完各郡的隱患後得已安然返回金陵。
雖然庾信當初只被封了個儒林郎的職銜,官位很低,但他在南邊卻是做了實事的。
雖然庾信是個出身京城的貴公子,但在平日的為官生活中他卻一點公子架子也沒有,反而深入百姓之中,為受禍患之地的重建嘔心瀝血。
這些事,都由錦衣郎一一傳達給了老皇帝蕭衍。
昨日南下的這批年輕官員回京,老皇帝親自派人在城外十里相迎,甚至還在宮裡擺了酒宴為他們接風洗塵。
庾肩吾也第一次沾了自家兒子的光得已在宮裡吃了頓飯,雖然他不是主角,但他很是激動。
那日席間,蕭衍特意提了庾信儒林郎官身一事,所有人都知道此次過後庾信的仕途會一馬平川。
故而那日晚宴過後,庾肩吾收到了許多同僚的邀請,都是看重了庾信想撮合結個姻親的。
庾信從南邊回來後整個人也的確成熟了許多,他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貴公子,甚至還蓄起了鬍鬚。
庾信的母親見到幾月不見的孩兒勞累成這般,淚水便止不住的往下流,而庾肩吾卻是不在意,男子還就該如此。
庾信在南邊的事庾肩吾也都知道,虎父無犬子,他庾肩吾的兒子一定不是個紈絝。
只不過,庾信回京後的第一件事就讓庾肩吾火氣直冒,剛沒誇幾句庾信竟然就不打招呼跑了一趟紅塵閣。
因為此事,庾肩吾甚至想啟用家法管教管教庾信。
若是換作以前還好,如今,京城內不知有多少人在盯著,一旦出了紕漏可就不是小事。
其實庾信自己也明白這一點,但他去紅塵閣自然不止為消遣,更多是回憶。
在南邊的那是日子記憶大多是勞累,每日的奔波讓庾信一開始難以吃消,只是他都咬著牙堅持一點點過來了。
另外,倒也有還算不錯的時候。
比如他在南邊認識了一位新朋友,那人也是個有意思的主,自稱樂正客,來自春江郡。
他來自春江樂正氏還是其次,最巧合的是一次偶然間庾信發現樂正客竟然也認識沈況。
因著沈況,樂正客和庾信二人只覺一見如故,兩人把酒言歡好不快樂。
故而,庾信此番再來紅塵閣也是在回憶如今不知在何處的沈況。
京城的王府內,小姑娘杏花抬頭看了眼將要下雨的天色,那日分別好像也是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