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精的作用下,芝姐和阿果彼此都忘記了自己名義上的身份。

(要我說,就是酒壯慫人膽,喝酒的人心理都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他們只是藉著酒勁發揮罷了。)

話越說越近,距離也越來越近。阿果經歷了職場上高光(總監),又跌入情感的低谷(疑似HIV).

有這麼一個人來懂他,哪怕是個陌生人都會感動。

何況是年紀相仿身材婀娜多姿的女人呢?

更何況,阿芝是做好了:

讓阿果徹底擺脫心理陰影的準備了。

這些事因為她曾經歷過。所以阿芝很清楚。

阿果的心態和心理訴求……

作為男人來講天生都是好色,下半身機會合適的時候再醜的女人都不會放過。

但男人以佔有美色的女人為榮,這個心理很難有人突破。

阿果也不是例外,所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個滾滾紅塵就是如此。

並不是因為他們患了HIV就改變了人性。因為恐懼的是我們,而不是他們。

所以北京曾發生的艾滋病人賣血的事。可怕的不是他們,而是買血的人。

道德往往戰勝不了人性,否則世上就少了很多恩怨情仇。

知道武則天吧!

阿芝就是這樣的女人!

就像阿唐點燃了阿芝,阿芝也點燃了阿果。

兩個年輕人不僅僅是酒精的作用,而是心理的認同:相擁在了一起。

阿芝是偉大的,以身度人。而且是平等見。

不過這次沒有發生在帝王之家,而是尋常百姓家裡。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都應尊重。

阿果的自信和責任感這回找到了,從阿芝仍在的青春美貌裡找到了。

(安全限制此處省略一千字,這倒讓作家省心了。

小說本來就是記錄這些飲食男女的事,而食色性也!)

不記錄反而很假。所以用省略字是一種態度。

而阿芝更是在阿唐離開後四年,頭一回有了這個年紀本應該擁有的幸福!

儘管這是她自願守寡,為了那份真愛。

道德的天平不會偏向任何一個人。

阿芝,懷孕了。

當阿芝的例假沒按期到來時,她沒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