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越野房車烏尼莫克和GMC商務之星,為了照顧Q5的紅岸拖曳房車的安全。

他們一起同時都把車速降到8090公里/H。以保證行車安全。

為了進山方便,抵達五臺山景區。阿真,把Q5在停車場安頓好。

這樣省的拆卸拖曳房車了。

在起伏崎嶇的山路,拖掛車還是很危險的。

而且花錢在當地找了一位萬金油嚮導,很多事就方便了。

於是,他們可以分別坐進了GMC和烏尼莫克的越野房車朝著五爺廟出發了。

不是說錢是萬能的,但錢確實是個好東西。萬事萬物的聯絡紐帶有時人也不例外。

師父在顯通寺裡。

他們先去的五爺廟也稱萬佛閣。

萬佛閣最初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四年,建築年代最早的是文殊殿。

建築手法為三簷四出廊,呈歇山頂,內供同樣大小的佛像一萬尊,因名萬佛閣。

五爺廟坐落於臺懷鎮,如果以中臺為中心的話:在東臺和北檯扇面的弧線上就是五爺廟。

其與大白塔相毗鄰,是通往顯通寺的一條便捷的路徑。

五臺山地區,相傳很久以前就是酷熱難熬。

現在之所以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

這還是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的作用。

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用來驅暑歇涼之物。

龍王的幾個孩子,當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忻州後,便尾隨而來大鬧!

直至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這便是五臺的來歷。

不過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他們:

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

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為什麼我們所見卻是金臉呢?

這是因為佛教傳言,說王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怒。

如果臉由黑色變為金色,就說明五爺的脾氣變溫和了。

位置上與五爺廟相對的便是古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