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六月十五。

長安城。

朱雀門城樓。

李二全身披掛,裹成了一個黃金人。

作為大唐第一繼承人的李承乾,表現的可圈可點,站在李二的左側,正躬身向天為天下百姓祈福。

群臣站在李二的背後,盛裝出席,臉上悲天憫人的表情刻畫的淋漓盡致,人五人六的恨不得現在就和百姓一起苦熬天災帶來的苦難。

長孫皇后坐在城樓裡,身邊圍著還只有十歲的李泰,李格和小公主們,肚子微微隆起,一隻手扶在小腹上,似乎大唐未來的君王李治正在和一顆卵子搏鬥,隨時要跳出來接管大唐。

城下的百姓密密麻麻的多如蝗蟲,人群綿延了到了明德門,還有群眾正在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要見證歷史上最震撼的一幕。

代表天帝的李二想要把一切苦難的罪責都攬在自己身上,請求上蒼不要傷害他的子民。

悲傷的情緒迅速蔓延到了群臣的隊伍裡,甚至還發出了吚吚嗚嗚的哽咽聲。

李二的誦言完畢,一陣綿長的號角聲響起,直穿天際,似乎要把李二感人肺腑的話送到天庭,好讓天上的神仙聽的更清楚一些,這樣神仙們才會對人間疾苦重視起來。

百姓的情緒被調動了起來,紛紛舉起雙手,發出一陣陣歡呼,對李二表達著他們的愛意。

有此帝王,夫復何求?

見時機已經成熟,一個小太監,端著一個蓋著黃布的盤子踩著小碎步,彎著腰走到了李二面前。

李二掀開黃布,一隻被剪掉翅膀的蝗蟲就從盤子裡探出頭。

李二一把捏在手裡,對著城牆下的百姓道:“天有罪,朕來擔,它們吃了百姓的糧食,那朕就吃了它,以告天下神靈,誰要是欺負朕的百姓,這蝗蟲就是下場。”

李二不顧百姓祈求的聲音,寬大的繡袍掠過嘴角,整隻蝗蟲就被丟進嘴裡,當著百姓的面,在嘴裡不停的撕咬著,臉色變得越發的鐵青。

平安侯果然沒有騙人,油炸出來的蝗蟲還真美味可口。

其實就在他繡袍一晃的間隙,用手裡這隻真的蝗蟲換成了早就準備好的油炸蝗蟲,放進嘴裡使勁咀嚼,吃的煞有介事。

百姓見此,紛紛跪倒,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萬歲,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魏徵老匹夫本著和皇帝共甘苦的精神,帶頭從太監舉著的盤子裡拿起一隻蝗蟲就丟進了嘴裡,咬了一口,綠色的汁水就從嘴角噴了出來。

忍著不讓自己噁心的當場吐出來,硬是在百姓面前走了一圈才背過身吐得昏天暗地。

魏徵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其他大臣恨死了這個糟老頭子,在朝堂上吹鬍子瞪眼睛他們也就忍了,如今在天下百姓面前幹這種事情,讓他們如何跟進?

不跟進的話,勢必會對李二的行為有所懷疑,對李二懷疑就是對上天的懷疑,下面十萬眾的老百姓就會質疑李二天帝的身份。

也就是說李二剛才的表演,完全就是在作秀,根本沒有打算和他們一起度過苦難。

房玄齡痛苦的走上去,往嘴裡扔進去一直蝗蟲,面帶笑容的向城下的百姓揮手示意。

杜如晦一看避無可避,只得硬著頭皮跟進。

其他大臣心裡埋怨魏徵,手下的動作一點都不敢怠慢。

一圈下來,盤子裡得蝗蟲被吃的乾淨,在百姓看不見的另一邊,則是吐得昏天暗地的大臣們。

又是一陣低沉的號角聲傳來,李二結束了這場轟動天下的罪己詔。

百姓們流著淚離開了現場,更加篤定的支援他們的李二,不管糧倉裡有沒有糧食,勒緊腰帶也要熬過這場苦難。

蝗蟲不是能吃嗎?那就用它來充飢好了。

臨潼的油炸蝗蟲很快就流進了長安城,人們對李二吃蝗蟲的印象還歷歷在目,於是紛紛效仿,竟然是一道美食,從此吃的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