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皇宮。

立政殿。

暴怒的李二把一捆竹簡扔到地上,散了一地。

天下大旱,眼看就要形成災年,出征在即,下面的官員卻辦事不力,讓他很惱火。

滁州留守賈柏明,贛州刺史胡長生成了刀下鬼,這還不夠,早朝的時候,狠狠的批評了一番戶部尚書戴胄,怪她辦事不力。

戴胄有苦難言,自然災害的衝擊,不是人力能扭轉乾坤,他也很努力的斡旋在各方勢力之下,已經做到極致了,李二還是不滿意。

眼看百姓要遭殃,國力要被消耗掉大半,出征突厥變得虛無縹緲,李二就煩躁的厲害。

魏徵不顧民生,早朝的時候,吐著唾沫星子把矛頭對準了盡職盡責辦案的平安侯方卓。

說他濫用私刑,公報私仇,用莫須有的罪名殺掉了開國功臣張亮。

還汙衊張公私養義子,圖謀不軌,要求李二嚴懲平安侯,奪官罷爵,打入天牢,三法司會審之後,擇日處斬。

對於魏徵的彈劾,杜如晦附議,李剛附議,國子監祭酒範崇厚附議,還有一幫站在杜如晦身後的老臣同樣附議。

武官這次沒有發表意見,一個個站在大殿上眯著眼睛打瞌睡。

對於張亮的死,刁豎已經把前因後果報告給了李二,他在等方卓能給他一個說法。

所以,李二不準備在朝堂上討論張亮的事情。

話鋒一轉,就扯到了民生問題上。

李二顧全的是大局,顧全的是百姓,顧全的是能否在秋收之後,大軍順利出兵陰山。

一個張亮能換的國力蒸蒸日上,他還真不在乎。

文臣一看李二顧左右而言他,識時務的閉起了嘴巴,要不然文臣的隊伍裡也會出現幾個賈柏明和胡長生。

魏徵是個死磕的主,這件事情非得要討個說法不可。

下了朝,李二氣鼓鼓的在書房又發了一通脾氣,把書架上的竹簡扔的到處都是。

大聲斥責王圭辦事拖沓,他要王圭在三天之內,書房內所有竹簡上的字都出現在書本上。

王圭嚇得渾身直哆嗦,撅著屁股跪接了聖旨,便匆匆的趕往新建的造紙坊而去。

方卓到的時候,李二的氣還沒消。

氣鼓鼓的說:“你最好能給朕一個交代。”

李二的臉皮在跳動,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案子破了。”

“你如果能讓老天下雨的話,朕封你為萬戶侯,世襲罔替。”

李二真的急了,答非所問,還無腦的承諾封賞。

“案子牽扯到了長平郡公。”

李二的聲音開始加重:“三天之內必須把下雨的問題解決了,你是朕的平安侯,每次都能給朕帶來驚喜,希望這一次你也能。”

兩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方卓繼續彙報他的案子:“昨晚微臣已經將案犯張亮擊斃,這是文臣寫好的文書,請陛下過目。”

李二無奈的搖了搖頭,接過方卓遞上來的文書,仔細的看了起來。

當他看到張亮五百義子的名目時,瞬間就把文書撕的粉碎。

發出一陣龍吟似的怒吼。

方卓內心毫無波瀾。

“朕給他們的已經夠多了,為何還要處處跟朕做對?”

“人心不足蛇吞象,莽雀豈能呑金龍?陛下英明神武,必定帶領大唐蒸蒸日上,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小事兒,不足掛齒,眼下陛下首當其衝的要整頓朝綱,讓每個人發揮自身長處,同時,開恩科,取進士,灌注新鮮血液,優勝劣汰之下,必定人人自危,可解朝廷內部自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