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野人溝平安侯故地裡的百姓在災年還能吃上白麵湯餅,李二就下定決心要按照方卓的法子進行改革。

牛馬已經發給百姓,現在還要發豬仔,小羊和雞仔。

國庫經過大戰以後已經變得空虛不堪,為了節省開支,李二命令尚善局把後宮的日常用度砍掉了一半。

即便是這樣,缺口依然很大。

國庫沒錢了,戶部尚書戴胄的責任重大,李二令他不管用何種方法,在來年春種開始之後,必須把豬仔、小羊和雞仔發到長安周邊的農戶家裡。

戴胄能有什麼好辦法?

只能從那些富戶身上找。

富戶們被杜如晦等一幫老臣霍霍了一回,變得乖巧了很多,對戴胄的上門不僅不設防,還親自帶著他看自家被洗劫一空的糧倉。

當戴胄說捐錢也可以的時候,這幫人就消失的連人影都看不到了。

行,天下太平的時候,你們依靠朝廷的扶持掙到了錢,不是因為你們有本事,而是因為朝廷給了你們足夠寬的路子。

現如今朝廷陷入危機,你們推三阻四的不出錢救災,那就不要怪老夫心狠手辣。

於是,戴胄針對富戶的各種名目繁多的稅收就開始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撲騰幾下,還叫囂說,整個唐帝國的經濟基礎都是他們做的貢獻。

唐王朝穩固之後就開始卸磨殺驢,這樣的朝廷遲早會像前朝一樣迅速隕落的。

戴胄聽到這樣的話,根本沒有呈報李二,拿著屠刀就捅進了一個唾沫飛濺的傢伙的胸膛裡。

然後這些富戶就乖乖的把錢交了,不管是不是真心的,反正到最後,還跪向皇宮方向,謝了李二的不殺之恩。

七天的時間,戴胄就籌到了十萬貫,解決了李二最頭疼的問題。

李二看著牛車不停的把錢倒進國庫裡,真想上去用朋友的身份給戴胄一個大大的擁抱。

雖然富戶們受到了一點損失,不過也沒關係,在對他們的商業政策上寬容一些,很快就能補回損失。

這幾乎是最快的辦法了。

錢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土地問題。

長安周邊的土地幾乎都掌控在勳貴們的手裡,百姓種的地大部分都是勳貴的地,不僅要交皇糧,還要給勳貴們交租子,真正落在百姓們手裡的其實並不多。

方卓在摺子裡說的很清楚,土地收回朝廷所有,以朝廷的名義再發給百姓,這樣一來,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朝廷沒有損失。

勳貴們受到的損失完全可以由朝廷透過其他形式給他們。

比如商業,比如獎勵。

不過這樣一來,就再也沒有坐著就能賺錢的事了,必須要透過自己的努力來賺錢了。

李二回想了一下整個改革的過程,皇家沒有受損失,百姓得到了實惠,只是勳貴獲得錢財的手段變了,所以,也沒有受到損失。

皆大歡喜啊。

重新分配了資源之後,方卓所提的那個叫GDP的上升了好幾倍。

於是,李二在方卓被罷爵後早朝上,開始對朝廷裡的勳貴們下手了。

他使用的自然也是方卓在奏摺裡提到的道德綁架。

李二說:“大唐自立國以來,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困難,皇宮用度已經腰斬一半,接下來還要削減支出,百姓勒緊腰帶捱日子,你們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