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順著方卓的思路一想,還別說,真就有那麼點意思。

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存在,縱然和你理解的有偏差,也不能否認別人的思想。

李二道:“接著說下去。”

方卓得到鼓勵,問道:“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有人能說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學子之一的苗學林想要表現自己,主動答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

群臣點頭,表示這位學子學的很紮實。

李二也點了點頭,對苗學林讚賞有加。

方卓卻厲聲道:“錯錯錯!”

苗學林皺起了眉頭,被那麼多大佬讚賞,唯獨被平安侯上來就是三個錯,弄的他很尷尬。

魏徵帶著嘲諷的語氣說道:“那按照平安侯的理解,此句話怎講?”

眾人翹首以盼。

方卓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拳頭一定要硬,才能獲得眾人的信服,要不然這個人的位置就不會穩固。”

群臣起初覺得很好笑,細細想來,也覺得是那麼回事。

方卓接著道:“孔子七十二門徒,三千弟子,要是沒有兩下子,也降服不了他們。”

“他老人家帶著三千多人的隊伍周遊列國,要是沒有兩下子,那些列國的國君為什麼要聽他的話呢?”

眾人啞然。

見群臣還是沒有反應,方卓對著站在一旁的程知節道:“程伯伯,打他。”

方卓讓程知節打學子苗學林。

大殿上的群臣覺得這實在太過荒唐。

還沒等程知節動手,苗學林深知不是程知節的對手,主動說好話。

方卓馬上說道:“陛下,微臣只是開了一個玩笑,意在告訴各位,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道理,大家剛才也看見了,苗同學見程伯伯的拳頭比他硬,擔心打起來自己吃虧,馬上賠禮道歉,這能說明什麼呢?”

群臣還是啞然。

“這就是實力的力量,不威別人就不能服你,就不會聽你講話。”

李二從剛開始的憤怒,到認同,直到現在的折服。

沒準老祖宗的話裡還真有這麼一層意思,只是後人在解讀上有問題。

老程被方卓當成例子,直到現在還心有餘悸。

李二道:“平安侯總是能帶來一些新鮮的思潮,雖然和大眾理解的有些偏差,總歸還是有那麼一些意思在裡面,朕恕你無罪,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