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一族日漸式微,但如今尚且還能站在朝堂之上便是之前祖輩積累下來的一點清譽,崔安不想在這裡便揮霍一空。

只不過雖然崔安不願意站出來說這件事,但是卻有一人在老皇帝發問之後便立刻出列。

站出來的人鶴髮童顏,看起來雖然已經五六十歲了,身材有些消瘦,往那裡一站卻給人以精幹的感覺。

這人便是御史中丞翟橋,之前的那位御史中丞在謝李之亂中被老皇帝清算。

名師高徒的翟橋便被老皇帝多次派人請出了山,而且因為翟橋師從聞人山人,名望頗高,所以老皇帝一上來便直接將翟橋任命為御史中丞,而朝臣們對此也並無異議。

“臣聽聞去年來我大楚的燕國世子及郡主一行曾去過宣城郡,還與太守齊默發生齟齬,此間詳情臣也略有耳聞,敢問陛下可否屬實?”

齊默吃了燕國世子馬的那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涉及兩國,大家也不好說什麼齊默無禮於燕國的話來。

老皇帝本來打算的也是活個稀泥,發個國書不痛不癢的指責幾句燕國,然後再給齊默些賞賜,這件事情就算翻篇了。

但望著翟橋,老皇帝見他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不由得開始有些後悔起將翟橋請出山了。

“敢問陛下,此事是否屬實?”

老皇帝沒說話,但翟橋卻不依不饒,繼續追問。

“這件事······是燕國人無禮在先,齊卿年輕氣盛,回擊的手段強硬了些也是人之常情。”

“既然陛下也覺得齊太守不過弱冠之年,臣懇請陛下除去齊默宣城郡太守之位召其回京入朝繼續擔任著作郎,以作磨鍊。”

突然,翟橋話鋒一轉,不再說齊默和燕國的事情,反而抓住了齊默才二十出頭的年紀,讓齊默卸職回京。

“不妥!”

老皇帝恍然覺悟,道:“齊卿雖然是弱冠之年,但其乃是去年科舉的狀元郎,後來平叛救駕,屢立功勳,資歷已夠,況且他在宣城郡守任上施政有方,單憑年齡的問題就將齊卿召回,不妥。朕以為將齊卿放在郡守的位置上正好。”

雖然現在老皇帝因為齊默和姜毫走得太近而對他心生芥蒂,但是無論怎麼說齊默都是這些年科舉選拔出來的一個難得的狀元郎,老皇帝現在正打算將齊默立成標杆來激勵寒門貧苦子弟呢,怎麼可能將齊默給降職召回京城。

要是這樣做了的話,不就是在向全天下非世家計程車子們宣告:科舉沒有出路,你們還是去投奔世家吧。

作為老皇帝姜啟抗衡世家從世家手中爭奪人才的手段,老皇帝現在是絕對不會讓透過科舉便能出人頭地的說法被人踐踏的。

所以,即便是今天翟橋將天給說破了,老皇帝也不會將齊默召回京再擔任一個虛設的沒有實權的著作郎。

“陛下,年少而得志,不過二十有餘便成為一郡太守,封爵京畿縣侯,手下更是掌兵七千餘,陛下這不是賞識臣子的表現,陛下這是在捧殺齊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