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竹苗恐嚇效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158竹苗恐嚇效應
原本開開心心的春節,卻在陰雨連綿的日子裡度日如年……
本就捂著一肚子氣的凌峰,沒想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一起床就發現一根熟悉的竹苗又像神棍一樣,再次被外婆周吳鄭王的放到了桌子上!
那一刻,凌峰氣的對妻子直接說道:“你看看,你媽竟然還把竹苗當權杖用來恐嚇孩子。你把它扔了,讓她以後不要再搞了!”
宸卉淓聽凌峰如此一說,雖然在憂慮中把竹苗扔了,但依然如一頭被馴服的大象默默無言。
凌峰望望她幾乎沒有反應的表情,早已明白,她的潛意識就如一隻被拴上灰色鐵鏈的小像,在成長中已不知不覺習慣了父母的一切行為!
然而,同樣壓抑中成長過來的外婆,雖然一把年紀,不但沒有任何突破與反思,反而讓自己的壓抑在踢貓效應中,演變為驅駕弱者的心態,渴望從中獲得一個權威的自己。這種心態,總讓她喜歡把竹苗當成權杖透過御駕孩子來顯示自我。
由此可見,至於孩子曾經被外婆用竹苗抽嚇過多少次很難知道。但如果從孩子一見竹苗就顯得順從反應來看,那外婆對孩子抽嚇的恐懼反應,已經深入到孩子的潛意識之中,讓恐懼感已經成為孩子的心靈部分!
因為孩子對於竹苗恐懼輻在射效應中,讓從不摔手機的孩子,一見到手機裡微信搖一搖和指南針,就如白日見鬼在恐懼中不由自主就扔了出去!
因此,可想而知,外婆為了體驗權威的快感,利用竹苗御駕孩子所造成傷害是多麼嚴重!
也許她抽嚇孩子的那刻,沉浸在權威的滿足中,覺得只是嚇嚇而已,並無傷大雅。甚至還得意中欣賞自己的教育傑作,覺得只是教育和關愛孩子而已。
但她卻永遠都不明白,其實這是她潛意識在投射效應中,表現出的無意識報復與補償行為。
而她沉浸在御駕弱者的滿足中,更不會去思考抽打孩子的心靈與恐嚇,對孩子來說是種多麼致命的傷害。
同樣更不會去思考她現在本科的女兒,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卻依然難以像正常人一樣,感知她人心理情緒。甚至還在渴望權威感的驅使下,指責抱怨女兒享受御駕弱者的滿足!
她的行為凌峰看來,她當初可以用刺藤抽打自己年幼的女兒,那今天再用竹苗抽嚇外孫,更是輕車熟路頗有心得。
可是,她此種潛意識報復與補償行為,如果在獲得能力與不受制約的環境中擴大到一定程度,就容易演變為更嚴重的虐待症!
因為她活在渴望滿足自己的情緒中,自然就會順著情緒滿足的方向發展,從而讓她拋棄道德良知的底線,把自己心靈的陰影投射於無辜的他人!
外婆如此心理,幾乎和外公一樣,總會讓她為了維護自己的心情和利益時,顯得能說會道,善於用攻擊他人與推卸責任的方法,掩飾自己的錯誤和不能見光的理想。
也正如此,凌峰才能透過潛意識分析,瞭解到孩子恐懼微信搖一搖和指南針的真正原因。
因為微信搖一搖的頁面,符合外婆在用竹苗抽嚇他呈現出拳頭抖動的情景。因此,搖一搖的畫面在孩子潛意識裡,代表了外婆的拳頭!
指南針的圓圈和直線針的組成,又恰恰符合竹苗直線形狀與外婆抖動弧形情景。因此,在孩子潛意識裡代表是抽打的情景。
整體來說,微信搖一搖和指南針的頁面,在孩子潛意識裡代表了外婆拿著竹苗恐嚇他的完整情景。
這種現象和原理,類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道理。有所不同的是,前者在思維認知中清楚的知道恐懼感的原因。因此傷害是可知可控的。
但後者會隨著孩子的成長,在思維認知不成熟的狀態中,會因為遺忘而為潛意識潛藏的資訊,在輻射效應中如夢境般改頭換面,影響著孩子心理意識乃至於行為命運!
正因為孩子處於記憶發育,造成孩子缺乏記憶,讓孩子在恐懼中扔掉手機的那刻,又好奇的想開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