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鸚鵡和烏龜

在回家的路上,父子二人就像一對玩耍的朋友,嘻嘻哈哈,很快就回到了家中。

可是,他們一進家門,外婆發現凌峰手裡的鳥籠,忽然臉一沉的說道:“買鳥幹嘛?又亂花錢。把家搞的到處都是毛!”

凌峰聽她如此一說,雖然有些生氣,但依然還像個小媳婦一樣,對她說道:“孩子喜歡,所以就買了。這樣也好,可以培養他的興趣……”

不過很好,外婆聽他如此一說,雖然還是一副不樂意的樣子,但也沒再說什麼。只是一雙不屑一顧的眼神,在籠子裡瞟來瞟去!

可是,凌峰一見她那幾分讓人擔憂的眼神,就偷偷對妻子說道:“你讓外婆注意點。這鳥看起來沒什麼用,但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培養他的愛心,同情心,同理心……”

然而,妻子一聽,依然如故。雖然聽了,卻好像沒聽到一樣,如機器般,幾乎沒有任何反應。

凌峰見她母子二人如出一轍的模樣,心想這樣的外婆,這樣的母親,這樣的家庭氣氛,孩子不出問題才怪呢?

那一刻,凌峰想想隔代雙母,雖然有些失望,但依然好像什麼都不知道樣子,就忙著挑逗孩子,希望他能與鸚鵡建立親密關係。直到午飯之時,他才小心翼翼,把鳥放到了外面的陽臺上。

因為凌峰心想,憑著外婆的性格,很有可能在她不高興的情況下,就算不敢明目張膽把鳥怎麼樣,但也有可能會運用她那獨特的智慧,背後給鳥做手腳。

是的,事實上凌峰的擔憂並非多餘。因為外婆發現他玩起鳥比孩子還開心樣子,心想這哪是買給孩子玩的?是自己想玩才買的吧?是掛著孩子的名給自己玩吧?

於是,她越想越氣。心想你別得意,我有的是辦法,很快就會讓鳥兒飛去。賺錢不行,玩怎麼咋這麼會搞呢?

雖然,外婆覺得自己很聰明,但她沒有想到,凌峰剛才因為她的眼神,想到母親曾經偷偷掐死自己養育的鳥兒,才在輻射效應中,擔心她也會如此而為。

凌峰雖然擔心,可卻沒有想到,原她的心思竟然和母親如此一致。

不過,宸卉淓發現凌峰和孩子玩的不也樂乎,卻高興的在電話裡對外公說道:“孩子他爸爸帶,好像就是不一樣……”

然而,凌峰聽妻子如此一說,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什麼,但他那顆自戀的心感覺舒服了許多。心想既然如此,那以後在我康復孩子的日子裡,他們也自然會給予最大的支援與鼓勵!

凌峰邊吃邊想的那刻,當發現外婆依然長長的臉,一高興,就殷勤的對她說道:“這孩子和帶的關係不大,這樣的孩子誰帶都容易出問題!”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帶孩子等於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否則,國家為何還如此重視教育?那為何會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一說呢?那為何發現的狼孩,就擁有了狼的特性而難以逆轉呢?

不過,外婆一聽,在愧疚中似乎明白凌峰是為安慰她的心情,才違心而言。那一刻,只見她後悔的說道:“早知道寶寶這樣,那我就天天呆在安慶了……”說著,只見她那原本緊繃的面孔,立刻放鬆許多。

凌峰聽她如此一說,心想外婆只是無知而已,並不是知而故犯。於是笑了笑,覺得嘴巴里的米飯,都好像有味了許多……

凌峰思考中想著想著,當飯碗一放,還沒睡幾分鐘,就帶著幾分愉悅的心情和孩子來到長江之岸。

凌峰帶著孩子逛了一圈,把他帶到盪鞦韆的地方,可是,孩子不但毫無興趣,竟然在強迫中像屠宰場的兔子一樣,一副恐懼神情,拼命的掙扎,死活都不願意坐……

那一刻,孩子對鞦韆的恐懼反應,讓凌峰想起外婆在二樓視窗拋嚇他的情景……

於是,凌峰心想,也許孩子對高的恐懼意識還沒有完全消失,才讓鞦韆類似情景意識,誘發了他潛意識裡對於高度的恐懼!

也正是那時,聰明的外婆擔心孩子被嚇哭傻,才到黃墩鎮找仙姑幫孩子叫魂。

後來凌峰發現孩子對視窗的恐懼反應,當明白原委以後,便用心理脫敏的方法,幫助孩子清除對視窗的恐懼。直到孩子面對視窗再次出現好奇的探索欲,他才放心的回到安慶。

凌峰原以為孩子對視窗的恐懼意識,已經完全消失,可沒想到,孩子今天面對鞦韆的高度,依然在恐懼感的輻射下,誘發了原有的潛意識恐懼。

因此,思無良策之際,凌峰自己坐了上去。然後邊吃糖果邊自己蕩。希望用糖果引誘孩子的注意力,好讓他透過爸爸的安全驗證,和糖果快樂連線,接受鞦韆運動!

果然,孩子發現爸爸邊吃糖果,邊開心的盪來盪去,便站在那裡,好奇的望來望去。直到凌峰給他顆糖果時,他才在爸爸的誘導下,咿咿呀呀的指著鞦韆……

凌峰見狀,便在連哄帶騙把他放了上去,為了讓他能體會到更好的安全意識,凌峰抱著整個鞦韆,輕輕的盪來盪去……

然而,好奇中的孩子還沒蕩幾分鐘,便在安全感的支援下“啊,啊……”的指來指去,要求他蕩的更高。

那一刻,凌峰看看再次突破的孩子,就逐步鬆開自己的胳膊。直到孩子獨立坐在上面,在興奮中要求他繼續蕩的更高時,他才突然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