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催眠恢復興趣

又是一個同樣的下午,陰沉沉的天空,就像個委屈至極的孩子,在壓抑的恐懼中閃爍著隱隱的淚水!

隨著陣陣冷風,凌峰父子已經走在人民路的步行街上……

凌峰看看孩子,想起他剛到安慶的那幾天,雖然,也願意到步行街的地下商場,可是,他一進商場的那種情緒表現,總有種略帶機械性的僵化與飄忽不定。下去還沒過幾分鐘,就素然無味的要求上來!

後來的幾次,幾乎都是同樣如此,一進到長長的地下商場,那一副心不在焉而又無精打采的樣子,就像個厭倦生活的流浪漢。雖然幾分清澈的眼神,但總是帶著幾分呆滯,散渙,逃避,與壓抑,而漫無目標的向前走……

一開始,以為多來幾次就習慣了。可沒想到,結果去了幾次以後,他再也不願意下去了,更不用說去遊樂場玩遊戲了……

為了尋找原因和有效突破,此時的凌峰,便連哄帶騙軟硬兼施,終於讓孩子再次來到了地下商城……

依然如此,當進入地下商場的那刻,還沒走幾步,他那以往的神情又再次出現。

那一刻,只見他一雙漫無目標的眼神,幾分僵化的面孔,讓人難以從他身上捕捉到同齡孩子的那種好奇,愉悅,左觀右望等主動行為。

還沒過幾分鐘,他又和往常,低著頭,像女人欣賞自己的腳步一樣,有意無意盯著地面往前走。

凌峰見狀,便試探性的對他說道:“看前面……”可是,孩子聽了,雖然受指令反應還好,但卻略帶微笑的臉蛋,故意昂頭向上看。

雖然如此,但凌峰覺得不管如何,他既然能如此挑逗於我,也總算在進步中讓人有些安慰。因為自閉症孩子能出現如此互動,就如心靈獲得了甘露。是種難得的突破與進步!

不過,話雖然如此,可是,他在地下商場為何還不到三分鐘又要上去呢?如果說噪音,那麼上面不同樣也有噪音嗎?總不至於他的直覺也同樣敏銳吧?如果真的如此,那孩子就有可能是因為感受到壓抑的原因,才表現出沮喪與逃避的行為。

因為,地下商場的封閉性,對直覺敏銳而又存在壓抑的人來說,的確可以強化和喚醒潛意識壓抑資訊。特別它的迴音訊率,和地面存在的一定差異,也同樣會因為孩子存在的聽覺敏銳,讓他難以適應。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可以說明,他心靈的感知力,也同樣超越了普通兒童。那麼也同樣可以說明,這主要是噪音和壓抑,誘發他原有的負面意識,表現出的不適應。

凌峰心想,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麼就等於找到了原因。既然找到原因,那解決起來就會更容易。

當他想到這裡,看看依然顛顛昂頭向前走動的孩子,心想你就繼續昂吧,看你究竟能昂到什麼時候?等你脖子痠痛的那刻,看你又會如何?

可是,還沒走幾步,當他走到一個出口時,卻又突然恢復正常一樣,立刻指著要出去。

意料之中,凌峰心想哪能讓你出去呢?如果我聽你的話,那我豈不是要喊你爸爸了?

不過,凌峰見他如此強烈,也別無他法,於是,只有故伎重施的說道:“哎呀,爸爸肚子疼,要上廁所……”

當然,孩子又不例外在他放任四海皆准的策略中,再次帶幾分委屈的眼神,安靜停了下來。

凌峰望望他耐人尋味的臉蛋,又故意說道:“這哪裡有廁所呢?我們再到前面去看看,你要尿尿嗎?”然而,孩子一聽,卻微微的搖著頭說道:“不……”

凌峰見他如此乖巧的反應,摸摸他的腦袋心想,他將來可能比我還聰明。因為想不到,以前他的“不”就是要尿尿的意思。後來在合肥發現他雖然知道了“不“的否定意,但在自己告訴他搖頭就表示“不要,不願意,不好”以後,他竟然很快就知道在搖頭的同時,用“不”來強化自己的意願。而且也知道了說“尿”來表示自己要尿尿了。

而肢體語言和實際語言的同時出現,可以說明,他顯意識感受能力又進了一步。

凌峰邊走邊想,而孩子走著走著,很快在幾分疲憊中繼續欣賞著自己的腳步。凌峰見狀,便側著腦袋問道:“左手在哪裡?”

孩子一聽,果然不負父望,立刻舉起左手。凌峰隨著他的反應,又接著問道:“右手在哪裡?”

孩子一聽,又立刻舉起右手。凌峰問他眼睛在哪裡時,他便不好意思的摸摸眼睛,凌峰見狀,像考試一樣,繼續問道鼻子,耳朵,眉心在哪裡……

可是,當他聽到眉心在哪裡時,忽然如往常,連忙丟下耳朵鼻子,立刻眯著眼睛,摸著自己的眉心笑了起來……

可是,凌峰停下還不到三分鐘,他卻又舊情復燃,默默無聲之中繼續垂首低頭。凌峰見他屢改屢犯,又再次對他說道:“看左邊……看右邊……右邊……左邊……”

總之,凌峰越說越快,希望讓他在極速反應中,擾亂他原有的負面意識,讓他在放鬆情況下,既時情景能趁機進入他的潛意識…

可是,雖然孩子聽從爸爸的指令,並努力保持同步反正,但始終都瀰漫著難以掩飾的無聊,敷衍,與逃避。

那一刻,凌峰在思索中,便故意讓他看下面,可是,他卻帶著調皮的微笑,偏偏向上面看。讓他向上看,他卻帶著同樣的神情,故意望下看……

雖然他調皮的反應,屬於正常互動,但他那消極的眼神依然沒有改變。更糟糕的還沒過一會,他那無精打采的樣子,顯得更加疲憊。

在人流不息的地下城,凌峰發現他越加疲憊的那刻,心想孩子這種異常疲憊與逃避行為,可能真是地下商場的噪音壓抑性,讓他在難以適應的狀態中,誘發了原有的壓抑意識。因為那一刻,凌峰想起一個雨夜,帶他到火車站接舅舅之時,雖然,深夜的地下車站比較安靜,但他依然在同樣的排斥中要求上去。

凌峰心想,類似的情景,出現類似的反應,那就可以說明,一定是類似的原因,造成的類似反應。

因此可以說明,應該是孩子三大意識,因為聽覺敏銳對噪音難以適應,連帶性誘發了以前形成的潛意識壓抑與恐懼,在地下商城具有壓抑性的環境中,誘發了內在的情緒反應……

凌峰邊想邊拉著他向地下游樂場走去。可是,孩子面對眾多遊戲的那刻,凌峰無論如何哄騙,他依然和往常一樣,不但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還強烈的用肢體語言要求上去。那種神情,好像遊樂場就是快要塌陷的地獄,讓在焦急中顯得浮躁不安。

面對如此情況,凌峰在鬱悶和納悶之中,揣測著他疲憊焦躁的眼神,心想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為何老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