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長的儀仗隊走在盛京的長街上,最中間是楚嬌的步輦。

四周白色帷幔遮擋,只能看見裡面一道纖瘦的身影。

楚嬌坐在步輦中,頭戴紅珠白玉絞絲展鳳金冠,身著淡黃冠服,上面的荷花針腳細密,色彩淡雅,外片的白色織月絲長袍曳地。

端方典雅大氣,配上一張明豔年輕的臉,煞是好看。

步輦經過文府門口,文嬌瑩站在門口看著長長的儀仗隊,心裡又氣又妒。

在一路或嫉妒或輕視或尊敬的目光的審視下,楚嬌泰然自若,儀仗隊進了皇宮。

元帝在朝陽殿裡等得心慌,不住地朝宮外張望。

「皇上!」淑妃此時進來了,身後的的宮女太監們每個人手上都託著一個匣子或者托盤。

「你來了!」元帝往後看了一眼。

淑妃行過禮:「恭喜皇上,祖孫團聚。」

元帝神色暗淡:「只怪朕沒保護好她,讓她在外面吃了這麼多年苦。」

「皇上多慮了,臣妾從前就瞧著公主是個明事理,知進退的姑娘,十分聰明,也十分堅強,她不會怪皇上的。」

元帝突然想起春獵時的事,若有所指地道:「她聰明堅強,這朕都知道,可是自她回來,京中上流有多少因為她在冀州待了幾年就瞧不起她。」

淑妃當然明白元帝的意思,故作憂傷地嘆口氣:「說到這個,臣妾也有責任,總是看不慣在那樣大的場合,一個小門小戶家的女兒強出風頭,是臣妾狹隘了,當時倒是沒想到她那般姿態,實在是像極了當年的太子。」

元帝沉沉嘆了口氣,不說話。

淑妃做到元帝身邊,安慰道:「皇上,公主馬上就回宮了,您可得高興些啊,十六年了,公主好不容易回家,若是得知自己惹得皇上憂心,公主會自責的。」

元帝聞言,覺得淑妃說得有道理,便勉強揚了揚嘴角。

淑妃笑道:「這下好了,永安公主回宮,就是天下最尊貴的女子了,再也不會吃苦,再也不會有人敢瞧不起她,這是好事啊。」

淑妃巧舌如簧。

「公主在外這些年,或許正是有了不一樣的經歷,她才和其他貴女不同,因為見過民間疾苦,吃過苦,便也更加堅強勇敢,更具大齊公主的風範和心胸,皇上,公主在外長成了一個很好的姑娘。」

元帝聽著,心裡舒坦了一些,拉過淑妃的手:「如今也只有你懂朕。」

淑妃溫柔地笑笑。

元帝本就是一個勤奮賢明的君主,宮裡已經沒有年輕的妃子了,都是些老人,沒了爭寵的心思。

這些人中,又數淑妃位分最高,陪在元帝身邊時間最久。

淑妃笑笑:「臣妾終歸比不得皇后娘娘,能為皇上分憂,也只能壯著膽子猜猜皇上的心思,這宮中啊,雖然享受著榮華富貴,但到底是高處不勝寒,說是臣妾陪伴皇上左右,皇上又如何不是臣妾的依靠呢。」

元帝嘆口氣:「難為你,沒個一兒半女在旁,不過你放心,墨臨和嬌嬌都會把你當成自己的親祖母的,他們都是善良的孩子,會好好孝順你的。」

淑妃點點頭。

「皇上,公主到了!」福公公進來稟報。

元帝眼睛酸脹。

淑妃起身道:「皇上祖孫團聚,臣妾便暫時迴避,晚些再去探望公主。」

「你不必來回跑了,明日朕讓嬌嬌去你宮裡請安。」

「是!」

淑妃退下,從偏門走出朝陽殿。

新兒道:「皇上很是疼愛娘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