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草編的魚簍她一天就能編一個,草也漫山遍野都是,可這東西多了,小溪裡的魚就少了,更何況這麼小的魚,她原本就沒想過要多抓,因為那樣太不利於魚兒繁殖了。

“大叔,如果大家都用這種方式抓魚,用不了多久,咱們這條小溪裡的魚就會被抓光。”

李大叔是個聰明人,溫賢珠的話不用說透,他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阿珠姑娘請放心,只要你把這個魚簍給我,再能教會我們怎麼編這種東西,我可以答應你,這個抓魚的方法我們絕不外傳,而且也不在咱們村附近抓魚。”

不在靠山村附近抓魚?溫賢珠有點不太相信,怕李大叔蒙自己,“那你們還能去哪裡抓魚?”

李大叔一指山的另一邊,“阿珠姑娘忘了那邊還有一條大河,只需翻過這座山,這對於我們爺三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我還可以和你保證,以後我們用你這個方法,只抓大魚,不抓小魚。”

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李大叔比她溫賢珠更懂得愛護魚苗。

這種小魚,吃一頓解解饞就行了,可不能多吃。

要不是溫賢珠先提起,李大叔也會反過來提醒她,以後少抓這麼小的魚來吃。

難得李大叔有這樣的覺悟,溫賢珠忙道:“既然這樣,那改天我再給您編個大一點的,適合抓大魚的。”

“那就太謝謝阿珠姑娘了。”

未出閣的大姑娘就想勾搭男人上床,溫賢珠現在的名聲早已頂風臭出八十里去了。

自從溫賢珠出了這事,村裡的女人都怕自家爺們,兒子,被勾引,可沒少警告自家的男人。

李大叔雖然年紀大了,可身邊的兩個兒子還年輕,這要被人看見他們李家父子在和溫賢珠站在一起說話,保不準傳成什麼樣呢。

急著離開,又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山裡魚的價格可比山雞野兔貴,更何況人家姑娘還要教他們編網魚的簍子。

李大叔趕緊遞過來一隻山雞,一隻野兔,還承諾,等下會打發自己的閨女給溫賢珠送一口袋土豆。

一聽李大叔家這個季節居然有土豆吃,溫賢珠又熱情的建議道:“大叔,您讓大嬸做魚的時候,放一些土豆進去,然後再放點紅辣椒,放一些大醬,到時保準土豆都是魚的味道。”

也不知這個時代有沒有大醬吃,原主留給她的記憶有限,溫賢珠隨口這麼一說,就有點後悔了。

少與人接觸,少說話,才不會輕易暴露自己與這個時代的人不同。

不過這麼新鮮的小魚要是燉瞎了,也是怪可惜的。

反正話已經說出口了,溫賢珠就又囉嗦幾句,把步驟說了一下,先放油,然後放蔥薑蒜,有花椒大料最好再放點,然後放大醬,添湯,放辣椒,放土豆。

家家都缺油,炒菜都捨不得放油,吃魚吃肉更是捨不得放油,恨不得用白水煮一下就吃。

溫賢珠記得溫家大院以前燉魚,就是放少許的油,然後放點蔥蒜之類的東西,在撒上點鹽,溫老太太又怕浪費木柴,燉一會就說行了。

所以記憶中原主以前吃過的魚並不怎麼好吃,腥腥的,鮮魚也燉不出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