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青大陸江流無數,北川則有一條北境江,這條江流從會臨分脈流出後,直接分做三條大河流遍整個北川,但這三條河流最終的流向還是東江都,那一條寬達十多里地的東倉江。

這一日,東倉江連線南海域的海灣中聚集著數十艘長約百十米的木船,標誌著“東安”侍衛軍的旗幟迎著海風招展飄揚,此時,宗正明著身赤金重甲,手持秋水劍正站立在船頭,雙目緊緊盯著西南方向,那是他的希望所在。

抬目遠眺,湛藍色的海水層層疊疊伸展極南方不知多少萬里,而宗正明如今帶領的船隊正在等待著一個時機,一個能讓他順著東倉江直接行駛到廣朔郡江岸,然後從臨江縣登陸,繼而可以直接切入大成王朝腹地的時機。

“宗統領,還未感謝你之前的救命之恩,請受才仁一拜!”

這時,臨江縣副司長李才仁從船中間走了過來,說話間行了一個躬身之禮。

“李叔,言過了!”

對於這個被人稱作叛朝之人的李才仁,宗正明也不知用怎樣的態度對待。

時間久了,李才仁展現出的能力卻使得宗正明驚歎不已,此人著實有一番才華,可惜被壓制在一座小縣城裡有些鬱郁不得志,站在他的立場著想,此人這番作為,也不為過。

“李大叔,你在仔細跟我講講,臨江縣的衛兵部署。”

宗正明笑著問道,直接出兵廣朔郡便是李才仁的主意。

“臨江縣緊挨東倉江,這點人盡皆知,縣司侍衛軍共三千有餘,大部分是用來守衛糧倉的,碼頭上常駐衛兵一千左右,這些不足為慮,最重要的是縣司長白朗本身也是一名武者,聽說境界還不低,這點需要注意,由於臨江縣緊鄰廣朔郡都,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來自郡都的支援,聽聞郡都常駐侍衛軍一萬有餘。”

李才仁講到這裡便住了嘴,隨後想了想講道:“來自郡都的支援聽說最快兩個小時便能來到,這點需要格外注意。”

“這點無需在意,因為我們要在二天內直接抵達成鄴城牆之下,那華正安如今有道一門撐腰,我們拖延不得,變數太大。”

宗正明本身就是道一門的弟子,對於大師姐莊青靈的手段多有耳聞,唯恐在摧城的時候出現意外。

“說起這個,那著實沒有辦法,但是我們作為進攻一方,擁有主動權,到時還需隨機應變啊!”

李才仁沉思許久,回答道。

“是啊!李叔言之有理。”

聽到李才仁如此講道,宗正明點點頭講道。

就這樣這支船隊在東倉江與南海交接處足足停留了一天一夜,就在陽光重新撒向海平面之時,宗正明耳中終於聽到了那聲稟報聲。

“報:聖將,古國來令。”

這時,一名身穿青色輕甲的斥候衛兵跑上甲板大聲吼道。

“快快道出。”

終於等到命令,宗正明急不可耐地喊著。

“令:東安侍衛軍,即刻啟程,目標廣朔郡,臨江縣碼頭,務必十分鐘內解決戰鬥。”

聽到這個命令,宗正明精神一振,隨後喚來軍謀李才仁著令啟程的計劃。

軍令如山倒,隨著李才仁的命令下達,一時間數十艘大船開始運作起來,伴隨著一陣陣磨牙的軸承轉動的聲音,船隊開始了統一的升帆行動,不到半小時,海面列隊的帆船白帆就全升了起來,白色的帆在晨光中全被染成了金黃色,色彩之響亮,氣勢之恢弘,一面面白色的帆布升上桅杆,與此同時,船隻中心的機關開啟了轟鳴的響聲,隨著舵手的掌控,宗正明站立的船隻率先衝進東倉江內,後方的船隊緊緊跟在後面,顯得無比驚心動魄。

“報:目前速度每小時三百八十九里。”

待船隊全部進入東倉江的江面時,下方立刻傳來一陣彙報聲。

“聖將,船隻安裝了簡易的驅動陣法,目前速度穩定,與估算速度相差一點點。海口距離臨江縣碼頭約二千八百里左右,預計七八個小時可以抵達。”

這時,李才仁對著宗正明講道,原本安裝驅動陣法後速度應該達到四百里出頭,如今雖說相差一些,但也無傷大雅。

“嗯!”

朝霞中,數十艘船隻乘著晨風在金碧輝煌的江面向天際駛去,周圍數不清的鷗鳥簇擁著白帆上下翻飛,畫面太美,美到使人有些如痴如醉,這也讓宗正明有些忘乎所以,只看他遙望遠處的江面,輕輕對著李才仁點了點頭,隨後緊了緊懷中的秋水劍,整個人面向前方一言不發......

東安船隊共有五十四艘長百餘米寬約十來米的船隻,一共承載衛兵一萬六左右,百餘米長的船身足以容納裝備齊全三百左右衛兵,為了摧城能夠順利成功,每艘船隻上還配備一名趨於化武境的大成圓滿武者,另配備兩名大成武者和一位可以提升士氣的氣修者,這種兵力配置堪稱豪華,放眼大成王朝,絕對可以形成摧枯拉朽的戰力。

此刻,戰船揚帆起航,宗正明心中漸漸生出一股豪氣,正峰天地靈氣凝聚之時,他直感心中有一股氣在蠢蠢欲動,昔日的赤子之心不知何時已經蛻變化作赤誠之意,他堅信此去定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為了夢中那個人兒,可以為之奮鬥一切,只因,值得!

慢慢地,宗正明眼前出現了陸地,兩邊的田地裡顯得有些枯寂,皆是暗黃一片,這是因為稻米還未栽種,在這個正值萬物復甦的季節,誰能想到只平靜了短短二十餘年的大成王朝再起波瀾,而且這一次更勝以往,因為靈氣復甦,修者參與,那麼一切都不可預料......

“聖將,還有半個小時就能到達臨江碼頭。”

李才仁站在宗正明身邊慢慢講道。

“好的,李叔,你先去歇息一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