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門三載不問事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古玉(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間的,無論是人或者事物都有其個性鮮明的印記,這種印記包括性格,面容,形狀,特性等等,一切不同卻又相同,像是那個同樣的點,所表現出不一樣的感受一般。
手中這本古籍“專屬印”應川已經看了許久,越是研悟,他腦中越是茫然,因為古籍中的文字意思,他從未接觸過,著實晦澀難懂!
“專屬印:世間唯一,謂之專屬。”
“印決一:訣者,分目決與手決,前者,生於神機而運化,應感召事物,悟驗自身,修仙煉真,降魔制邪,莫不基準於此。
後者,形體為握決,通幽察微,召瑞御靈,默運虛元,因手勢之為訣。
印決二:法者,諸如類般,分,修術、行身、念真、步雲、結決、召將、施禁、收邪、祈法等,為決者之法。
印決三:仙決:生於仙機而造化,宙宇在乎其手,萬化生乎自身,分,陰陽、太極、兩儀、四相、五行、八卦來演述造化的奧秘、空間的位置、時間的變換,故而透過訣文,其掌心形成星辰奧妙的宙宇縮影。
注:勿讀,難悟,不通,非念。
《專屬印》經本閣數千年研悟得知,無人可悟,請修者謹而甚之......”
應川沉浸在《專屬印》裡面已經許久許久,越是研悟他越感迷茫,僅僅目決第一句:生於神機而運化,這七個字他都有些糊里糊塗,如果說“神機”是神異稟賦的意思,那可理解為生來便是天賦異稟之人,而融會貫通後應該能感受到事物?
“什麼玩意?”
接下來便是體驗感悟自身......
修仙煉真,降魔制邪,莫不基準於此。
如果這樣分析來講,目決可視,看事物,悟自身,以此為基礎來演變印決之法,而後用手勢之決......
“小師哥,我覺得這本古籍挺好的,你快瞧瞧...”
這時,血無寧拿著一本古樸的卷軸走來過來,看其神情頗有些急不可耐的樣子,話語無比急促想讓應川儘快看看。
“太上篇。”
看著血無寧遞來的古樸卷軸,應川面上有些呆茫,這是什麼東西,實體《太上篇》?
關於《太上篇》的來歷,應川早已知曉來自古經《太上經》,可那是玉墜所化,九枚合一便能得到完整的應劫之經:太上!
端詳著手中的古籍應川久久沒有回過神來,如果這本是《太上篇》那我腦中的瑩白古籍又是什麼東西?
想到這裡,應川輕輕掀開第一頁仔細閱讀,看著那些爛熟於心的字型,他禁不住加快了掀頁的速度,一直到“心路記”時,終於確定下來,手中的古籍跟腦海中的卷軸除了質地,上面存在的每一個字元都一般無二……
這是為何?
要知道應川每得到一塊玉墜後,腦中《太上篇》便會自動顯出字元,可上面顯示出的東西都與自身的經歷密切相關,而手中的古籍明明一直存在瀾滄江底又怎會得知自己腦中的記憶?
這一時間,應川感覺自己的解秘速度,遠遠跟不上身邊發生的事情,想到這裡他腦海中禁不住又浮現出一道蒼老的身影,紀侖老頭應該知道的更多,可自從北川都府城被蒙戰等人圍截過後,這件事便漸漸放在一邊,如今看來,必須儘快離開此地,然後尋找到紀侖老頭解清自己的真實來歷,甚至有關於自己生身父母的來歷,對於現在需要弄清的事情,還是太多。
“大師弟,你從哪裡做到這本古籍的?”
應川問向血無寧,他想要知道存放此古籍的木架中還有沒有關於《太上經》的線索。
“我就是在你們的交談中聽得太上玉墜之事,才對太上二字極為敏感,這本古籍單獨存放在一個木架上,至於其他木架還有沒有,那就不得而知……”
血無寧思量幾秒開口回道,隨後移步帶著應川朝發現《太上篇》的木架走了過去。
偌大的遠古藏經閣所存之書足有數萬部,這是上一個萬年寂滅留存的技法精華,而擺放整齊的木架也差不多有千餘個,所以單單放置一本《太上篇》的木架極為顯眼,剛剛越過三排木架,應川眼中便出現一個不存一物的木架,看著纖塵未染的木架,他連忙加快腳步走上前去。
此時,應川站在木架旁確認沒有任何物品後,他又對打造木架的材料進行了一番更為細緻的觀察,想要找出與《太上經》有所關聯的字或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