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門三載不問事 第四十七章 脈啟(第1/3頁)
章節報錯
牙子坡子時已過,小小的山坡上竟也綻放不少煙花,映照在坡下那條雪河,伴隨著天空中不斷飄落的雪花,顯得無比恬靜、安逸。
應川徐徐講出九線峰箇中兇險,眾人聽到厲熊王時,桌前頓然顯得無比安靜,而到百丈高的雄雞,同是有些身臨其境,最後聽得那三五尺憨態可掬的雪鸞獸,更是讓大家笑語不斷。
應川講述親身經歷,可比說書人講的要精彩許多,唯一可惜的就是牧向望不在其中,這讓牧夫人一直興致不高,牧和年輕時遊歷不少地方,倒是聽得津津有味,待他將經歷講完,牧和深深的嘆了口氣說道:“倒是我有些孤陋寡聞了!”
嘆完,又接著開口笑道“哈哈,小川你說的,你牧伯我可是深信不疑啊!”
席近散時,眾人間頗有些意猶未盡,但夜已至凌晨,不得不散。
應川與蒙成一行人慢慢朝家內走去,期間問得蒙成的確收到軍中送來的千兩白銀,倒是讓他心中多少有些寬慰,雖說北川侍衛軍霸道無邊,不分青紅便要傷人,但事關府士之女,倒也情有可原。
此刻,想到幾日後就要與師姐米若音同去會梁山脈,到時定要上門拜訪一番,一是見見那府士王文軒,二則是看望牧向望那丫頭,想到此處,應川心內竟有些許意動,少年之心猶在!
許是歡慶開年之節,第二日早晨,天空中每次都要飄落至少五六日的雪花,今日竟只落了一夜,此時已奇蹟般的停了下來,久違的太陽也從天邊跳了出來。
旭日東昇,臘月寒霜未退,舍旁一棵雪杉上枝葉隨風飄動不時落下一籟籟雪花,第一縷絢麗的朝霞射穿薄霧照射在坡下的河面時,冰河上的雪層上溢位一絲絲五顏六色的光彩,整片牙子坡雪霧蒸騰,宛若一片世外桃源。
應川來到坡北水車下,看著坡下的河面上的雪層,目測最少兩三米深,然後一步踏了上去,穩穩站立雪上,隨後一步步走了過去,身後只留下半寸深淺淺的腳印,心念一動,九枚堂前燕在其身側變化莫名,袖中的血燕翅隱而不發,之後一個加速,眨眼睛便略過七八丈寬的河面,直接一個躍起站立在一處十來丈高的丘陵之上。
天氣剛好,應川盤坐在丘陵之上,心神沉浸在腦中那捲瑩白卷軸,許久沒有翻動,此時他心念牽動卷軸,竟又翻了一頁。
“太上有術,謂之脈啟。“”
心神內照,五臟生靈,化色為金,積之成形。
靈氣上浮,合合交映,抱一勿失,意物畢現。”
第二頁只有四十個字型,應川翻動第一頁與第二頁,反覆觀摩,思索,口中喃喃自語。
“太上無敗,謂居上者。太上有術,謂之脈啟?”
應川透過字面意思有了猜測,第一頁為境界功法,第二頁則是真正的道家術法。想到這裡,他盯著身旁懸浮空中的堂前燕苦笑幾聲,原本以為御物之術便是術法,此刻才知僅僅是道家的入門之法罷了。
入門御物之術便犀利無常,應川心念感應第二頁的脈啟之法,準備先參悟一番。
心神內照,四字應川一眼便知何意,當即調動心神內視體內四肢百骸,乳白色氣體猶如一條錯綜複雜的小溪流,在血、肉、筋內相互交融。
當心神放在八脈時他頓覺有些異常,身體內的氣體無論怎樣流動,最終全部會湧入督脈之內,沿著七脈流轉一圈最終在陽蹺脈足跟外側的申脈穴前停止,接著四散開來匯入血肉筋中,繼續下一圈流動,陽蹺脈直到今日還是穩固如初,無論應川如何衝擊申脈穴均無功而返,這讓他頗為無奈。
五臟生靈,五臟便是心、肝、脾、肺、腎,這個應川心知肚明,無需思考,生靈,何為生靈?
這個靈指的是什麼?
應川看到這裡腦中頓時有些迷茫,靈魂?
隨即應川搖了搖頭,《心神記》曾有過詳細解述,靈魂存於腦中沒有實體,是思想,是想法,而思考、參悟便是靈魂在起作用,這裡的生靈斷然不是靈魂,他肯定。
心?
米姐說的修心?
應川接著搖頭,應當也不是
若從五行來說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