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氏表示,這是她們母女對他們同意她們留下的一份感激,讓他們不用客氣。

為此,村民們也就不與她們客氣了,收下了她們送的東西。

項曉禾感覺,喬氏此舉,是想拉近與村民的關係。

不過,也挺好。

她還是喜歡和諧一點的關係。

她們要是能與大家和諧相處,也是她樂意看到的。

晚上,她們母女跟隨著大家一塊停下來休息。

在睡覺的時候,她們母女是輪著睡的,一個睡前半夜,一個睡後半夜。

顯然,她們對村民還是有戒心的。

不過,也不奇怪,畢竟才認識,相互之間也不熟悉,有這樣的防備之心很正常。

又走了兩日,項曉禾終於又找到了一處“泉眼”!

這次,不是她“發現”的了,而是她故意讓村裡的其他人“發現”。

她只是提前做好了佈置,而這個位置又是他們休息之後出發的必經之路,被遇到是在情理之中。

看到“泉眼”,大家紛紛過來打水,將身上裝水的容器裝滿。

這兩日,路上遇到竹子,喬氏母女砍了一根粗大的竹子,做成裝水用的竹筒,故而這會遇到了“泉水”,也能打一些帶在身上。

她們也很久沒有遇到水了,沒想到竟會在這裡遇到水,既驚訝又欣喜。

有村民道:“我們這一路走來,總能時不時地遇到一些泉眼,此前還遇到過樹中裝水的紡錘樹,所以,雖然不少時候我們是缺水的,但也總能在關鍵時候遇到水。”

笑了笑:“你們跟我們,看樣子是跟對了。儘管我們也會缺水,但好運總會站在我們這邊,讓我們遇到水,然後得以補充。”

這次的“泉水”雖然並不是項曉禾“發現”的,但是,在村民眼裡,這應該也是她給大家帶來了福運,他們才能發現這“泉水”的。

聽了村民們說的,喬氏母女忽然有一種心安的感覺。

她們也是得到了項曉禾的幫忙,才得以留下來的呢。

柏客村這邊,也都覺得與岱河村聯合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最近跟岱河村的人一塊趕路,都遇到兩次水源了呢!

這似乎也印證了張石滾以前跟胡撇拐說的“項曉禾能給他們帶來好運”一事。

項曉禾平時其實也挺低調的,只是在關鍵時候才略顯高調,但是,她在大家的眼裡終究是有所不同的。

不管是岱河村、柏客村,還是喬氏母女倆,項曉禾給他們的感覺,就是一種很特殊的感覺。

這種“特殊”,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又走了幾日,項曉禾又製造機會,讓村民在一個山谷裡發現了一批物資,這次同樣也不是她發現的。

老是她發現,她也覺得不妥,所以,就把“發現”的機會讓給其他人了,她只需提前佈置好,就行了。

這次的物資,依然是米,當然仍是匪寨搶來的那些。

她打算透過各種“機會”,把這些物資逐步發給大家。

這次的米,分發下去,每人能夠平均分到三十多斤!

大家都很欣喜!

幾天前才遇到水,現在又遇到米,真是雪中送炭呢!

一時間,此前被打劫的事,都在他們心間淡了幾分。

柏客村的人也有種“值得”的感覺——與岱河村聯合,值得!

當然,這種好運,他們依然歸功到項曉禾的身上來。

項曉禾只是笑笑。

看上去似乎有點傻。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