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期盼,他還能有什麼期盼?

不過,他們這裡,確實很久沒來人了,更別說姑娘了。

對此,盧藍氏則是沒有抱多大的期待。

話說,這個時候,希望島的“城牆”也建好了。

歷經兩年,兩座“城池”修成!

這兩座“城池”,是連通的,兩島之間有一座橋樑。

此外,村裡還引入了河水。

沒辦法,島的四周都圍了起來,把滄河隔在了外面,不把河水引進來,他們連水都沒得用了。

所以,他們在修建“城池”的同時,還挖了一條“城中河”,將河水引入村裡,確保村裡的用水。

當然,這個問題,他們也處理得特別的小心。

溝通河流,就意味著若有敵人入侵,可能會從河道進入村子。

他們就建了個閘門,設了個關卡,讓外面的人進不來。

這樣,隱患也就解除了。

在這一切搞好之後,村子又進行了一番慶祝!

有了圍牆,人們的心也就安了,再也不用擔心萬齊軍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他們也慶幸,在修建城牆的這兩年裡,也沒什麼外敵。

不然,一切可能就不會這麼順利了。

同時,欣河村那邊,也修好了圍牆。

欣河村雖然晚了很多時間才開修圍牆,但是,他們人多,而且,也不像滄河村這樣弄兩座“城池”,進度自然就追上來了!

在他們決定修建圍牆之後,賀昌禹去找了其他村子,與其他村子帶頭的談了談,說打算把分散的幾個村子組合在一起,也說了潛在的危機,讓他們考慮考慮。

後來,考慮到潛在的危機,也就是可能存在外敵入侵的情況,還有欣河村在修建圍牆,能夠禦敵,幾個村子反覆地想了想,最終,覺得還是加入欣河村比較有利,於是,相繼放棄了以前的村子,加入了欣河村。

這些村子人口本來就不多,要自己修圍牆的話,工程量不是他們扛得來的,如此,還不如直接加入欣河村呢!

而且,現在的欣河村,也不是當初彭老爺治下的彭河村。

各個村子肯定也對賀昌禹治下的欣河村做了考察,覺得欣河村發展得確實不錯,沒有了彭老爺時代的那些問題,所以,他們也就改變了一直來的想法,然後舉村搬到了欣河村。

這樣一來,慢慢地,周邊的那些村子都加入了欣河村。

欣河村很快就成了千人以上的大村!

在遷入欣河村後,這些“外來戶”對欣河村的一切也都挺滿意的。

比預想中的要好啊!

並覺得,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

當然,也得虧彭老爺垮臺了,不然,他們是打死也不會搬來欣河村的。

看到賀昌禹成功地將幾個分散的村子整合成了一個村子,項曉禾也挺高興的,然後提出了挖運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