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宥謙說了不在意,顧二這才娓娓道來。

玉姨娘本來只是村裡的女子,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兩個哥哥長大,後來家裡來了個姨母,說是看他們可憐,便來照顧幾分。

家裡兩個哥哥大了,只有一個小妹妹需要照顧,他們都是男子,照顧不好妹妹,所以就把這個姨母留在家裡了。

後來鬧饑荒,田裡收的糧食也不夠吃的,那吳姨母就帶著玉姨娘去鎮上賣一些手工縫製的小物件,勉強混口飯吃。

本來日子也能過的下去了,可是玉姨娘的大哥病了,家裡實在沒有錢看病。

無奈之下,玉姨娘就在吳姨母的教導下去鎮上茶樓賣唱,賺一些打賞銀子給她大哥看病。

玉姨娘十五歲就開始在茶樓賣曲了,因為長相楚楚可憐,唱曲兒唱的也動聽,一時間倒是在茶館裡頗為有名。

顧老爺子當時做生意,有時候就會和生意來往的朋友在酒樓喝酒或者在茶樓聽曲兒。

玉姨娘就是這個時候見到老爺子的,老爺子那時候在鎮上已經是有名了,顧家家大業大,也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可是顧老爺子當時有妻子,雖然外面傳言顧老爺子的妻子身子不好,但是家裡也是一個妾室也沒有的。

唱曲兒的玉姨娘也是清白人家的姑娘,但是有時候喝醉酒的人也會動手動腳的,玉姨娘一介女子,要是沒有人幫忙,肯定也落不到好處。

顧老爺子就看不慣那些浪蕩子,就幫過玉姨娘一回,玉姨娘剛開始只是哭著道謝,可是後來似乎就變了,看著老爺子的眼神都是脈脈含情的。

周圍人都說這姑娘是喜歡顧老爺子了,都起鬨著讓顧老爺子把玉姨娘納回去,可是顧老爺子託辭了,只說家裡已經有賢妻,不想納妾了。

天有不測風雲,顧老爺子的妻子病故,可是老爺子在外面,甚至沒有來得及見最後一面。

顧老爺子因此鬱鬱寡歡,常常喝酒痛哭,一日在酒樓喝酒,等到醒來的時候就發現他已經冒犯了玉姨娘了。

顧老爺子也不是那種不負責任的人,只能違背誓言,在顧宥謙憤恨的眼神下,把玉姨娘納進府裡。

當時顧老爺子已經將近四十歲了,顧宥謙十歲,玉姨娘當時才十八歲。

顧宥謙當時年幼,母親也才去世一年多,他當時就憤恨玉姨娘,也埋怨老爺子違背誓言。

家裡無主母,只有一個妾室,自然無權教育嫡子,老爺子一個大男人也不大好照顧孩子。

顧宥謙年幼的時候就去了外祖家過了四年,只偶爾回去家裡看老爺子。

老爺子也是覺得對不住亡妻,自己只忙著做生意,把玉姨娘丟在後院,也沒有去她房裡一次。

四年之後,顧宥謙回到府裡,老爺子又從京城請了師傅,教讀書也教武功,還是沒有去理會玉姨娘。

玉姨娘當時還只是個手段幼稚的女人,一開始想要討好顧宥謙,結果被數落的哭過幾次,後來也就沒有再來找顧宥謙了。

玉姨娘那幾年在府裡就像是透明的人,顧宥謙不把她當作一回事,老爺子也視若無睹,雖然府裡沒有虧待她,可是她也只能待在屋裡,出不去也了無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