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嘯堂為了赴省城趕考,不得不告別母親,離開家鄉,開始了長途跋涉。

按照狄嘯堂的推算,時間相對來說還是很寬裕的,因此他就不緊不慢地緩緩而行,一邊觀看著沿途的風景。

不知不覺中,春意已漸漸濃郁起來,氣候也慢慢變得溫暖,桃紅柳綠隨處可見,別有一份滋味。

狄嘯堂是初次遠行,對一切都感到新奇,因此他行走的速度並不快。

他在經過一條小河時,耳聽水流淙淙,眼見春光陰媚,四下裡繁花盛開,遠近鳥鳴聲聲,不由得詩興大發,禁不住放聲吟道:

“四顧皆春色,芳菲世界行。

時聞流水響,好鳥耳邊鳴。”

“兄臺好雅興!”有人鼓掌道。

狄嘯堂聞聲看去,只見一名青衣少年從後面姍姍而來,面龐英俊,儒雅風流。他不由得暗贊:“好一個俊美少年!”

青衣少年微笑施禮道:“兄臺請了。”

狄嘯堂對他頗有好感,連忙還禮:“兄臺有禮。”

“兄臺即景賦詩,端的好文采。”

“在下一時興起,胡亂謅了幾句打油詩,讓閣下見笑了。”

“兄臺謙虛了。詩中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既寫出了春色之美,又抒發了賞春之樂,怎麼能算是打油詩呢?”

“閣下謬讚了。”

“看兄臺行色匆匆,一定是趕赴省城,準備參加鄉試的吧?”

狄嘯堂不想隱瞞,點頭道:“正是。閣下難道也是去參加考試的?”

“不錯,在下也是前去應考的。這下可好了,我們可以結伴而行。”

狄嘯堂非常高興,畢竟走在路上有個伴,既安全又不會感到寂寞,更重要的是,兩個人可以互相切磋一下學業,共同提高,豈不美哉?

他忍不住道:“太好了!在下正愁一個人自前行,寂寞得很呢。有兄臺作伴,真是上天的眷顧。”

兩個人一路結伴行來,你一言,他一語,從孔孟之學,到黃老之術,天上地下,海闊天空,無所不談,越談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狄嘯堂忽然想起來,還不知道對方的名姓呢!便問道:“兄臺高姓大名?”

“在下姓竺,名葉青。不知閣下如何稱呼?”

“原來是竺兄。在下姓狄,名嘯堂。”

“狄兄,失敬了。”

狄嘯堂默唸了兩次對方的姓名,莞爾道:“竺兄的姓名可真有意思,讓人很容易想到‘竹葉青’美酒啊。”

竺葉青笑道:“難得狄兄只是想到了美酒,只要不會想到‘竹葉青’蛇就好。”

二人相視大笑。

這時,已近中午時分。恰好路旁有一個賣茶飯的草棚,二人便走進去買飯充飢。

店老闆看到他們走進來,急忙道:“兩位客官,裡面請。”

兩個人在桌子旁坐下。

竺葉青問道:“店家,你這裡有什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