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馨兒笑的爽朗,眉宇間神彩飛揚,黑白分明的眸子星光點點,明亮靈動。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大堂哥和關大哥明牟都要科舉,多結交些有才之士,自然好處多多。

何況是咱們資助的學子,將來或許能成為大堂哥和關大哥的助力。

再者只要咱們資助過的學子入仕為官,也就是咱們作坊的一個靠山。

將來咱們的生意會越做越大,多幾個靠山只有好處沒有壞好。”

賀馨兒略頓了頓,微笑著道“在人生最艱難時刻得到的幫助,彌足珍貴。

只要不是那等無情無義之人,都會牢牢記住這份情義。

不都說人情最難還嗎?

而咱們所做的恰恰就是投資人情。

這帳不會虧。”

葉世田聽的瞪大了眼,葉來銀一臉喜氣,而葉滿倉則是欽佩不已。

三人內心裡都頗為震撼,還是頭回知道,可以這樣投資人情的。

賀馨兒卻沒給他們感慨的機會,接著說道“再說村裡孩子可以免費入學堂讀書,但凡懂事的就該感恩,至少不會心生怨懟。

畢竟讀書也是要看天份的。

同樣的條件,有人能成才,入仕為官,從些飛黃騰達,有人卻是白白浪費光陰,一無所獲。

這再正常不過了。

大明王朝的書院多不勝數,還沒聽說過,有哪家書院能保證每個學子都能成才的。”

葉滿倉終於找到了機會開口,他道是村裡的人與外面的學院是不同的,越是一個村的熟人越是不講理。

當然他說這話並不是反對建學堂。

不說別的,只說能投資出幾個靠山,這學堂辦起來就不虧。

他只是就事論事。

村裡的人最難纏。特別是那些斤斤計較的婦人們,撈不到便宜便是吃了大虧。

若是哪日瞧著人別人得了大好前程,而他們家卻是一無所獲。

嫉妒之下,說不準能做出什麼事來。

尋個由頭賴上他們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他倒不怕人鬧事,就是煩。

依著他的想頭,做好事嘛,花點銀子沒什麼。就是把自家的營生教出去也沒什麼。

一次性的把事情做了。往後再與他們沒有牽聯是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