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了老葉家的福這一點,馮氏與蔣氏也是認的。

馨丫頭說的那小吃攤子,聽起來就叫人饞得慌,待做出那麼多些花樣的吃食出來,肯定能賺銀子。

家裡又有了新營生,她們自然是高興的。

那丫頭不是說了嘛,不要小瞧點小吃食,做好了,可比豆芽營生還賺錢。

賺錢好、賺錢好啊!

別看村裡的那些人兩眼巴望著直往她們家裡瞅,族裡的人更是酸溜溜的直說她們家是有錢。

但自家知道自家事。

打從做了豆芽營生,家裡日子比之以前確實好過了許多。

可架不住花項多啊。

為了家中的小子說門好親事,翻建了宅子,只這一項大頭可就是不小的一筆銀錢,幾乎把家底花空。

家裡置辦的其他物件就不提了,總之是事事都用錢。

俗說不是說了嘛: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猶如水推沙。

原先家裡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啥啥的都沒有,置辦傢什物件,哪哪的都用錢。

亂七亂八的加吧加吧,又是一筆不小的花項。

得虧有固定的進項,不然花費起來都膽虛。

終於把家裡收拾得象個樣了,也算是緩了口氣,又攢下點銀子,好嘛,向東這一成親,基本上又給填了進去。

下面的向西、向南可都緊等著呢。

所以說,他們家並沒有村裡人想的那麼富裕。

這小食攤子的營生,簡直就是及時雨啊!

不說家裡不襯錢,就是不差錢,也歡喜,畢竟沒有人嫌錢多的,不是?

高興是真高興。

卻是更加想要巴上老葉家,更加急切的想把賀馨兒佔下。

你道為何?

原因很簡單,一個是因為賀馨兒點子多,能想出各種賺錢的法子;

再個是,小吃攤子都能比豆芽賺錢了,為何老葉家不做,卻是隨口教給她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