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儉城舊址在如今的平壤城之西,在地理上更險峻。相比現在的平壤城,位於平壤西北方向的王儉城舊址才真正的稱得上負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大江,遠臨曠野。

真正稱得上海東重鎮的要求。

雖然東移後的平壤,面積更加廣闊,卻也失去了成為雄城的機會。

賀若懷心當僱傭兵之時,對軍事地理頗有研究,所以當他路過王儉城舊城遺址的時候,他就知道,現在的平壤城早沒了當年王儉城的險塞。不過,作為一個地方政權的首府,他還是很合格的。

“當年高句麗建國之後,為了適應向南部三韓部落擴張的需求,將樂浪郡的朝鮮縣向南部前移,才有瞭如今的平壤城。平壤城佈局的設計上,南北並重,可是因為缺乏對壩水的利用,也讓平壤城少了應對海上到來的威脅。”賀若懷心從壩水上坐船而來,在平壤城外並沒有設水城水門,只是在南浦港築水寨守之,這一看,便知道,高句麗的歷代統治者對中原的水軍從海上而來並沒有做足夠的估計。

相反,在城池的設計佈局上,更加側重於東面和南面的防禦,顯然對北面的威脅估計不足。

這也是第一次隋國遠征高句麗之戰,隋軍水軍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突破平壤城外圍,兵抵平壤城下的最主要原因。

太子妃點點頭,作為百年家族衛氏的子女,衛氏在平壤城可是真正的隱形大族。他們是當年衛滿朝鮮王室傳下來的一支,雖然不是直系子弟,但是能躲過漢軍的搜查,隱匿百年,又藉著高句麗崛起的東風,將家族壯大到如今成為平壤城中首屈一指的地頭蛇,也足見衛氏的能量不小。

“說的有道理,不知李公子是平壤誰家子弟,為何本公子從未見過?”作為太子妃,諸大家族中的男女後輩,她都一清二楚,可是看賀若懷心的面貌也好,還是氣質也罷,俱算得上上上之選,唯獨未曾見過,也未曾聽過,不由得好奇詢問。

賀若懷心笑道:“再下並非平壤人,而是來這裡走親戚的。”

太子妃笑道:“原來如此,冒昧了。”

賀若懷心搖搖頭,笑道:“無妨。”

“那你覺得,平壤選在此處建城,而捨棄王儉城,是對是錯?”

賀若懷心猶豫了片刻,笑道:“以經營半島論,平壤新城為佳;可以經營半島及遼東之論,則王儉舊城有大城氣象。我還是很佩服選擇王儉城之地的箕子和衛滿,他們的眼光比移都平壤城的高句麗長壽王更老辣。”

太子妃點點頭,對於賀若懷心的評價,太子妃是很贊成的。

太子妃笑道:“看公子的年齡,應該已經到了入仕的時候了,不知公子是否已經入仕。”

賀若懷心忙道:“不敢,在下商人之子,哪敢希望入仕,這次入王都,也是跟著家裡人來經商的。”

太子妃聽到賀若懷心出身商家,稍顯失望,畢竟,以此子剛才所表現出的眼光,若能投身政界,絕對是一個一流人物。

賀若懷心自然能感覺到她語氣中的失落,笑道:“衛公子,是不是覺得有些失望?”

太子妃微微一頓,道:“你看出來了?”

賀若懷心暗道,這要是都看不出來,那我豈不是成了廢物了。你這什麼東西都表現在臉上,若是我連這麼明顯的東西都看不出來,可真就成睜眼瞎了。

“當然了,衛公子這是嫌棄在下的出身?”賀若懷心可不管那麼多,他是有什麼說什麼的人,他看到太子妃眼中那明顯的失落,除了自己的出身之外,他想不出任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