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作為東北亞地區的強國,能夠擊退兩次隋軍傾國之力而出的國戰,足見其軍力之強。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大戰都讓高句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說是慘勝也不為過。

除了大量士兵、百姓戰死之外,對糧食的消耗更是驚人。

大戰的幾年間,耕地荒廢,農時延誤,才是最要命的問題。

說實一些,尤其是兩次作為主戰場的遼東諸城,實際上損失更大。

雖然尚未到缺糧的地步,可是隋國朝廷只用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楊玄感叛亂,這讓乙支文信對隋國的擔憂大為增加,他預判到以隋煬帝的性子,極有可能再一次發動徵遼之戰。

這也是他如此話,也多虧了這幾十年,高句麗王廷對高句麗與隋國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隋國滅陳開始,恐懼的高句麗嬰陽王就開始進行瘋狂的積穀備戰工作,一方面不斷加強遼東地區的防務,修築遼東長城,強化山城體系。另一方面,在遼東、平壤王都兩個農業核心區大力囤積糧草,這也是他們能兩次擊敗隋軍的經濟支撐。

只是,就算有十幾年的積累,戰爭一旦打起來,對糧食諸物的消耗也是空前的。

王都還好急切的與賀若懷心講和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乙支家來說,雖然王室與淵蓋家合謀削弱乙支家對乙支家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不至於傷筋動骨,畢竟嬰陽王還需要乙支家平衡與淵蓋家的力量。

可隋高之戰卻不同,遼東地處前線,每次隋國大軍東來,遼東首當其衝。每一次都是你死我亡的慘烈之戰,他們必須提前準備,才有可能在新的一輪戰耗中挺過來。

乙支文信看到了賀若懷心經營遼東、燕郡的心思,他豈能不利用。

反正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就看誰的手段凌厲了。

在他看來,遼東現在已經失去了渾河以北的候城地區,隋軍獲得了穩定的渡河點,就算是在給一個河口,也改變了太多的東西。更何況遼水入海口還在建安城於與安市城的輻射之內,從兩地發兵,一路坦途,騎兵不過兩日的路程,就算給他幾百裡之地,修築一座小城,又有什麼關係。

只不過他的預判被賀若懷心預判。

兩人的鬥法還在繼續。

對賀若懷心而言,他擁有的許多乙支文信不知道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是將來改變遼東格局的利器。

“賀若將軍,老夫的意思很簡單,老夫需要糧食,許多的糧食,我們之間可以進行貿易,甚至老夫可以用遼東價值千金的山貨來換,如何?”乙支文信知道,在精明的賀若懷心面前,無須太多的隱瞞,雙方既然要談,那不如將一切都擺在桌面上。

賀若懷心笑道:“這個恐怕不行啊,這可是違反國法之事,本將坐上這個郡守的位置才幾天,可不想這麼快就滾蛋。”

乙支文信笑道:“是,可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想必賀若將軍也明白這個道理吧。大隋邊境那麼長,有幾個邊將能完全的遵守朝廷的法度,更別說還有大族的走私了。”

賀若懷心搖搖頭,道:“乙支大人,他們是他們,我是我。”

乙支文信看到賀若懷心這是鐵了心要拒絕,冷笑一聲道:“賀若將軍,你我都是聰明人,明說吧,是不是我的條件將軍不滿意。”

廬室裡陷入了一陣沉默,忽然賀若懷心大笑起來,道:“乙支大人真是個爽快人,那我也就不能賣關子了,這麼說吧,糧食在我這裡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過你的條件還滿足不了我的胃口。”

乙支文信聽到賀若懷心的話裡有鬆動的意思,笑道:“好,將軍也很爽快,那請將軍明言,要如何你才會賣我們糧食?”

賀若懷心道:“其實也簡單,我之前也向乙支小姐提過。需要你們拿被俘虜的戰俘來換,他們是我大隋的兒郎,不應該被遺棄,再者,我要開發燕郡和遼東郡,也需要人口,怎麼樣,我的條件不苛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