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制衡之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瑀看到隋煬帝沉默的樣子,心中竊喜,作為皇帝的小舅子,他可是太瞭解隋煬帝了。有些事情不需要他直接說出來,只需要小小的做一點提示。隋煬帝就不會心中沒有芥蒂。
實際上蕭瑀這句話,極有殺傷力。天下第一大家族,乃是作為皇室的楊家,覺無可能是宇文家。可蕭瑀借市井之口,將這句話說出來,便是暗藏殺機。
隋煬帝盯著蕭瑀,冷冷的道:“無知愚民,他們懂什麼。”
蕭瑀不可能放過這個給宇文述上眼藥的機會,畢竟蕭瑀平時沒少受宇文述的氣,有這樣反戈一擊的機會,他豈能白白流失掉。
“陛下,臣以為民間流傳的話很大程度上代表百姓的心聲。這次平叛,宇文大將軍又是立功不少,地位還可能進一步提高。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臣以為,陛下還是早些防備為是,否則終成尾大不掉之勢。”
“他宇文家的榮華富貴皆是朕所賜,他敢反朕!”隋煬帝怒喝。
蕭瑀忙道:“陛下,楊玄感位極人臣的尊榮也是陛下所賜,他不是反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賞賜的多少,而在於所用之人的忠心。
說起這件事,就讓隋煬帝想起楊玄感與斛斯政秘密連線,反叛朝廷也就罷了,偏偏在征討高句麗戰爭的最關鍵時刻叛亂,讓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的戰事毀於一旦,每每想起這件事,就讓隋煬帝恨得牙癢癢。
“陛下,臣也是為陛下著想,適當的制衡不可或缺。如今朝廷上,尤其是武將裡,除了來護兒,也就楊義臣能與宇文述相抗,不過這兩人無論是軍功還是在軍中的根基,都不能與宇文述相比。更別提宇文述的長子宇文化及掌管精銳的驍果軍了。昔日四大名將爭功,先帝雖然不喜,但也放任其爭,原因便是互相制衡,軍權四分。如今一人得寵,專制其下,於陛下是有極大地隱患的。”
隋煬帝並非無道昏君,他豈能 不明白蕭瑀話裡的意思。說實話,恐怕在這個朝廷上能像蕭瑀這樣給他說一番實話的人還真不多,即使是蕭瑀心中有少許私心,但也能理解。
“依你看,該如何制衡之?”隋煬帝問。
隋文帝身邊能用的人很多,但要說如臂使指,用的最順的也就數宇文述父子了。楊義臣脾氣剛強,有時會讓他在眾人面前下不來臺,就算他有天大的才能,隋煬帝也不可能太喜歡。
蕭瑀沉吟了片刻,說道:“驅虎吞狼,宇文述父子結怨甚多,在朝中頗樹政敵,陛下可用之為制衡。”
“何人能擔此任?”
“楊義臣!”蕭瑀也說得斬釘截鐵。
楊義臣?聽到楊義臣的名字,隋煬帝的眉頭就緊緊地皺起來了,他很看重楊義臣不假,確實從先帝時候開始,先帝就不止一次的說,楊義臣乃國之棟樑,有國士之風。危急時刻,能倚為腹心。
可他的直言爽快的性子,隋煬帝實在是受不了。
“有沒有其他的人選?”
蕭瑀想了片刻,道:“臣忽然想到一個人選,或許壓制不住宇文述,但是卻可以制衡宇文家的後人。”
“何人?”
“賀若弼之子,賀若懷心!”第二次徵遼之戰,蕭瑀作為內史侍郎從徵,期間他也見過賀若懷心,雖然沒有進行近距離的接觸,但是從他的行事作風上與性格上,有幾分賀若弼的意思。
賀若弼管不住嘴巴,可他的軍事才能卻是毋庸置疑的先朝第一,先帝都不止一次的稱讚。這一次徵遼,要說隋軍中出盡風頭之人,非賀若懷心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