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江山,可以說是並非劉邦自個打下來的,齊王的功勳太大,甚至可以說是與漢皇共天下的地步。

七王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韓王信、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

這七王若是單獨論起實力,論起兵力,自然是不如劉邦這個大漢的皇帝的。

但是,若是他們聯合起來,甚至不需要全部聯合起來。

但凡是有那麼三家聯合起來,那麼便能夠和劉邦僵持制衡,若是四家聯合在一起,只怕劉邦這個皇帝就當不穩當了。

因此,劉邦一門心思的想要削藩,也沒有那麼容易的,這得經過縝密而詳細的謀劃。

否則一旦引起反彈,這七王鬧騰起來,劉邦自己反受其害。

大漢,皇宮。

劉邦躺在床上,這些天是一直低燒不退,現在連走路都有些費勁了。

劉邦年輕的時候,在戰場上中過流矢,這傷勢一直是沒好利索。每到冬天的時候,這暗瘡就反覆。

這不,馬上天要冷了,劉邦身上這暗瘡就一直在往外流膿,這興許就是壞的流膿吧。

這人啊,他要是快不行了,實際上他自己這個心裡是有那種玄之又玄的感應的。.

劉邦知道,自己的這個老傷一到冬天就加重,今年的冬天,自己可未必能夠挺過去了。

“來人,傳陳平過來!”劉邦朝著宮中的侍從問道。

劉邦的手下有三大謀士,分別說張良,蕭何,陳平三人。如今劉邦想要削藩,第一個要問計的居然不是張良,不是蕭何,而是陳平。

劉邦為何先問陳平,正是因為陳平是個陰人,是個狠人。

這每一個謀士,那都有自己的風格,這就好比寫詩,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這但凡是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出謀劃策也是一樣,蕭何出謀劃策講究的是一個正字,張良出謀劃策則是講究一個奇字。

而陳平則不同,陳平這個人出謀劃策講究的是一個毒字,陳平這個人擅出毒計。

劉邦要是還能活個三年五載,那他會用蕭何出計,堂堂正正的削藩,

哪怕劉邦還能活個一年,他也能用張良出奇謀來削藩。

但是,現在留給劉邦的時間不多了,他可能撐不過這個冬天了,所以他別無選擇,只能用陳平。

毒計可能會有很多後遺症,但是他卻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見效快。

劉邦正在閉目養神,沒多會功夫,外面就傳來一陣陣的腳步聲。

“臣,陳平見過漢皇!”陳平跪地給劉邦跪安。

劉邦許久沒有言語,過了許久,劉邦這才睜開眼睛說道:“朕快死了,死之前,朕要削藩,你臣平可有良謀。”

“臣未曾傳張良,也未曾傳蕭何,唯獨叫了你陳平過來,你可知為何?”

三人當中,若論功績,張良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若是論起和劉邦的私交,那自然是劉邦還當小混混的時候,就與他混跡在一起的蕭何了。

劉邦不找張良,不找蕭何,唯獨找他陳平,這其中的原因,陳平自然是知道的。

“陛下,因為臣快!”陳平說道。

劉邦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不錯,之所以喚你來,正是因為你快。給朕出個計策,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朕要讓這大漢天下,在無異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