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支援計策之後,賀蘭大石當即派出使者前往匈奴其餘三大部族。正如同賀蘭大風所言,此乃族戰,非得一族一部之事。

匈奴五部同氣連枝,一旦鐵弗部戰敗之後,那下一個便是他們。因此,這一仗容不得他們袖手旁邊。

賀蘭部的使者前往屠各部,沮渠部,稽胡部,很輕鬆便帶來了三十萬大軍。

與此同時,賀蘭部的二十萬大軍也已經備好,匈奴四族湊了五十萬大軍,由賀蘭部的兵馬大元帥賀蘭大風親自率領,前去支援前線的胡圖可汗。

五十萬大軍集合完畢,賀蘭大石親自送大軍出了匈奴王庭,並且叮囑兄弟賀蘭大風定要得勝而回。

“大兄放心,不勝不歸!”賀蘭大風鄭重道。

七日之後,在前往統萬城的路上,整整五十萬匈奴騎兵正在火速前進。

統萬城乃是離中原最近的一座城池,而匈奴王庭則是距離中原最遠的一座城池。

從匈奴王庭到統萬城的距離並不近,但是匈奴大軍行軍的速度很快。亂起行軍速度,匈奴大軍確實要比中原大軍快的多。

首先,匈奴人騎兵行軍只帶帳篷,而不帶炊具。他們行軍途中的乾糧便是大餅和牛肉乾,這種極其簡單,卻又富含能量的食物,能夠讓他們省去很多的食物。

省去了埋鍋造飯這個環節,他們每日節省出來的時間,自然就可以用來加速行軍。

正常情況下來講,七國正常大軍的行軍速度最快也就每日六十到八十里,少數精銳部隊的速度能夠達到每日一百里以上。而匈奴人正常大軍的行軍速度,顯然已經接近了每日一百里。

匈奴大軍之所以在行軍速度上佔據優勢,實際上並不是他快。最大的原因,正是他將中原大軍埋鍋造飯的時間用在了行軍上。

畢竟,中原人永遠不肯能像匈奴一樣,用風乾牛肉作為行軍軍糧。

牛在中原這是耕地的寶貝,只有老弱無法耕種的牛才允許宰殺,自然也只有少數人吃的起。

匈奴人不事耕種,牛在他們這裡,就是單純的肉食。

“轟隆,轟隆!”

一陣陣猶如雷鳴一般的馬蹄聲掠過,五十萬騎兵隊伍,足足綿延了幾十裡的樣子。

“呸!呸!”

一處小山坡上,神行太保戴宗和時遷兩個人趴在草地上,將灌入口中的泥土吐出。

“果然不出白帥所料,匈奴人援軍過然來了。”戴宗輕聲說道。

待到匈奴人的大軍遠去之後,時遷從身後取出幾隻鴿子,迅速的將這準備好的情報綁縛在鴿子腿上,然後放飛這些信鴿。

草原之上,老鷹很多,因此,放飛信鴿的時候,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必須儘量多放上幾隻。

若是隻放一隻信鴿,很容易被老鷹獵殺,從而,讓己方大軍錯失情報。

戴宗和時遷兩個人可是趴在這裡好些日子了,就等著看到匈奴援軍到達之後,以便能夠及時的通知白起。

統萬城外,七國聯軍大營。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