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身為秦皇,親自前往大唐這可是一件大事。首先,需要透過大漢的領土,這需要提前給漢皇遞交通關文碟。

不過,九江一戰,已經展現出了秦漢雙方在軍力上的差距。

這個時候漢皇劉邦也不敢作妖了,反而還得派人保護扶蘇,生怕扶蘇在自個的地界上出現什麼意外。

一旦扶蘇在他劉邦的地盤上出了什麼意外,對於劉邦來說,那就是黃泥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而且毫無疑問,到時候秦唐雙方必然舉國之力夾擊大漢,到時候漢朝必然得先覆滅。

因此,在扶蘇沿途所過之處,漢皇劉邦都派了自己的親軍想迎,可謂是保護的十分嚴密。

七國之間,小打小鬧雖然不斷,但是舉國之力的大仗,卻是從未曾有過。

譬如,秦若滅漢,可能確實能夠滅掉大漢。但是,滅漢之後,秦便與唐相鄰了。

正所謂,遠交近攻,屆時秦唐便由盟友變成了對手。而秦滅漢,自己必然也損失慘重,如何在與唐為敵。

此時的天下,便是這麼個道理。誰滅了另外一方,必然得被第三方所趁。

七國之間,實力雖有懸殊,或國力強,或軍力強。但是,任那一國也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這便是,天下的安穩之道。

扶蘇安然的經過了漢土,期間並未曾發現任何意外,很快,便進入到了大唐的國土之上。

到了大唐,果然就看到了一個和秦漢不同的國度。

秦漢兩國很是相識,秦漢都是耕戰國度,也就是說秦漢兩國都是以農民和軍人為主。

秦漢兩國之間的區別在於,秦國的耕戰當中,戰的比例更重。而漢國的耕戰當中,耕的比例更重。

但是,進了大唐的疆域之後,便帶來了一種和秦漢完全不同的感覺。

這是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秦漢雖強,但是暮氣太重了。

踏入大唐的國度,扶蘇覺得,這才是一個國家在民生上該有的發展。

與大唐相比,大秦簡直就是一個偏科生。

這麼來形容吧,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分為民生,經濟,軍事,文化四個方向。

這四個方向的滿分都是一百分。

大秦在軍事上是滿分一百,但是,在民生,經濟,文化三科上全部都不及格。

而大唐雖然在軍事上只有八十分的樣子,但是在民生和經濟卻至少有九十分,至於文化,大唐卻可以說是滿分。

大唐,絕對是七國當中,文風最盛的國度。

大秦的使團剛剛進入大唐的疆域,便看到李建成帶著一眾迎接官員,等候在漢唐兩國的交界之處。

“唐,太子李建成見過秦皇!”看到扶蘇的車隊之後,李建成連忙迎接了上來。

扶蘇也下了馬車,朝著李建成走來。

“建成,無須拘謹!”扶蘇柔聲說道。

對於李建成,扶蘇的印象很是不錯。這是一個很好的人,但是,扶蘇卻幾乎可以斷定,他不是一個很好的君主。

性子太弱,太柔,心腸太善的人,是不能夠把控一國之命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