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郭嘉這話說得不錯,不久前,袁曹兩軍陷入對峙,是他向曹操提議襲擊烏巢,因為那裡是袁軍糧草所在,而鎮守烏巢的淳于瓊是個酒囊飯袋。

曹操依計行事,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襲擊吳超,最終果然成功,沒有了糧草支援的袁軍陷入一片慌亂,為曹軍所敗。

大敗曹軍後,曹操本想乘勝追擊,又是郭嘉向他建議,說老家許昌可能會有危險,還是先回防再說。

等曹操回來後,果然收到劉備駐紮陳城準備進攻許昌訊息。

由此,曹操可謂是更加看重郭嘉,對他如今的提議,也不得不陷入考慮。

然而,就在曹操考慮利弊之時,一道陰惻惻聲音響起:“啟稟丞相,在下倒是覺得是奉孝先生多想了。”

“那劉備實力,如何能與袁紹比擬?丞相要滅掉他的話,又怎需等大軍休整之後?以在下看來,丞相若想要滅掉劉備的話,那簡直就好像是踩死只螞蟻般簡單啊!”

好傢伙,聽到這番話語,曹操看向說話之人。

不是別人,竟是最近與宛城張繡一起投奔自己的謀士賈詡。

說起來,曹操跟張繡賈詡之間有著深仇大恨。

張繡為張濟之侄,張濟死後,張繡統領他留下部曲割據宛城。

曹操征討宛城時,張繡自認為不是對手,在賈詡建議下投降。

兵不血刃拿下宛城,曹操也是有點兒飄了,而且他這人還有個很大的毛病,便是好人妻,竟然睡了張繡嬸孃,也就是已故張濟之妻,鄒氏。

對此,張繡自然忍無可忍,在賈詡謀略下反叛,率領舊部突襲曹軍,曹操大將典韋、愛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全部戰死。

如此血海深仇,曹操肯定輕易不會算完,之後又組建兵馬征討過好幾次宛城,可惜都被賈詡的陰謀詭計給化解了。

對賈詡,曹操真算得上是又愛又恨。

後來,袁紹一統北方四州,擺開一副要跟曹操決戰之意,為圖後方穩定,曹操只能夠選擇繼續拉攏宛城張繡。

面對袁曹兩家的拉攏,張繡亦是在賈詡建議下,投降曹操。

怎麼說呢,自古以來,得天下者,必須得有廣闊的胸懷才行,曹操深深明白這個道理,故而張繡和賈詡主動來投,他非但沒有去計較以前恩怨,反而給倆人都安排了官職。

不久前的袁曹之戰,曹操襲擊烏巢,除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作為主力,還派遣了張繡領其西涼騎兵跟著從旁輔助。

只不過在成功燒了袁軍糧草後,曹操還是第一時間奪回張繡兵權。

重用歸重用,但多疑是曹操本性。

不過,如今賈詡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郭嘉觀點,倒是讓曹操挺意外的。

實際上,自賈詡降曹來,一直想以自保心態度過餘生。

只是,郭嘉向曹操所進之言,著實為賈詡所不贊同,因此他才會第一時間出來阻止,想要立功,方便日後在曹軍營中扎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