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陳氏(第1/5頁)
章節報錯
夏曆十二年。
大秦宣東州興安郡青魯縣,陳家。
陳家有一個大院子,最外邊是一圈圍牆,圍牆用青石與泥土建成,在南方的那面圍牆上開著大門,大門高三米寬2米。
而圍牆整體圍成一個方形,南北兩面的圍牆長到30米,東西兩面的圍牆有50米。
圍牆裡是用青石與木材修建的房屋,整體分為了四大片,東西南北各有一片房屋。
但是這麼大的住宅在並沒有多少人,陳家本家人只有不到20人。
原本的陳家是一大家子,但是從10多年前始皇帝巡遊天下一圈後,釋出了一系列的政策,陳家祖宅這裡就一直只有大小貓幾隻了。
現在陳家做主主事的陳寧,47歲,繼承陳家家主也已經11年了。
11年前,不到60歲的陳顫,陳寧的父親,把家主之位傳給陳寧,讓陳寧掌舵陳家以後的方向,那時的陳家還是一大家子,但是陳寧坐上家主位置的第一時間就是為分出去的兩系人準備相應的東西。
那個時候,陳顫有一個哥哥陳道,以及陳道那一系下來的人員;陳顫的弟弟陳默以及那一系的人。
但是隨著人同倫等政策的下來,一個大家庭瞬間就清淨了下來。
首先是陳道那一系列的人都搬出祖宅,接著是陳寧的兩個弟弟陳蒙和陳江,也搬出去了。
現在的陳寧的兩個兒子陳高、陳啟,長子陳高的長子陳宇已經8歲,陳啟的長女陳善2歲;陳寧的一個女兒,也是陳寧的最後一個孩子,陳安樂現年18歲。
陳高和陳啟,因為陳寧只能留一個兒子與自己同住,因此小兒子陳啟也搬離了祖宅。
加上陳家的僕人,諾大的陳家祖宅也只有幾個人。
陳寧作為青魯縣的縣尉,負責青魯縣的兵馬。
青魯縣中屬於縣尉的兵馬只有200人,其中騎兵20人,步兵80人,這些人是由國家發糧餉,並配有制式兵器和制式護甲,這些縣卒每3天會進行一次操練;但剩下的100人只有制式兵器,沒有護甲,並且他們的糧餉有縣裡負責,他們被稱為輔卒,每10天會操練一次。
縣城及周邊需要軍馬負責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是由輔卒先行,很多情況都可以解決,如果有縣卒出動的話,那說明事情就是很嚴重的時候了,畢竟這些縣卒都是上過戰場的。
陳家祖宅內,在四片房屋圍城的中間,形成了一塊空地。
空地中有一個小池塘,經過精心設計,池塘的水是活水,水從屋後的山上再經過專門設計的暗道流進水池,經過水池後再經暗道流出去。
池塘的旁邊是一個小亭子,亭子很簡潔也很簡單,既不是名貴木材,也沒有專心設計,只是一座簡單的木材亭子。
亭子的邊沿位置放著一個石桌,在桌子的旁邊放著兩把躺椅。
此時正過秋分,燥熱的天氣開始轉涼,正是天氣舒適的時候。
兩把躺椅上各自躺著一個人。
其中一個人頭髮有些發白,束成一束的銀髮從椅子後面直垂著,臉上也有不少皺紋。
另一把躺椅上的人與老人有7分相似,但是要年輕一些。可是頭上也開始出現了白髮,額頭也開始出現皺紋。
年長的人是陳家的上一代家主陳顫,年輕些的人是他的兒子陳寧,陳家現任家主。
兩把椅子中間的石桌上放著一個木製的棋盤,棋盤兩邊的兩個棋盒正方在椅子上坐著人的順手的位置,兩個棋盒中各自放著黑子和白子,黑白子也只是普通的石頭打磨而成。
棋盒的旁邊還放著茶盤,茶盤上擺放著茶葉、茶壺和茶杯等器具。
棋盤上黑白子縱橫交錯。
陳寧往棋盤上的空位置放下一顆白棋。
“老頭兒,你當年怎麼就那麼突然的把家主的位置傳給我了呢?你應該知道,我那個時候還差不少經驗。”
陳寧說完,順手把棋子移動一下,將其放正,然後抬頭看著端著茶杯的陳顫。
老人並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先喝了一口茶,轉頭向地上吐掉唇間的茶葉,望著亭子外面的水池,水池中的荷葉間有小魚在遊動。但是依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卻是向問問題的人問了一個問題。